鲁西金矿成矿组分的聚集与演化

来源 :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91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通过对鲁西隆起区太古代地层、中生代岩体以及不同时代金矿床化学组成的研究,探索了成矿组分的可能来源、演化和聚集趋势.提出了矿源层(岩)中元素成矿活度的概念及定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1)在鲁西隆起区,金的初始矿源是太古代绿岩带,金在其中具有双成分分布;(2)从太古代至中生代,虽然成矿时代不同,成矿作用各异,但各类金矿床在成矿组分上对含矿建造具有明显的继承性;(3)含矿建造中成矿组分超量点群与其背景点群的比例以及超量点群中成矿组分的平均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生热液矿床的成矿特征.
其他文献
以直流等离子射流CVD法研究了表面预处理工艺和沉积工艺对MC/Co基体上金刚石膜形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金刚石微粉研磨过的基体表面形核密度比采用其他预处理工艺的基体表面形核密度高出2 ̄3个数量级,而采用相对较高的甲烷浓度(4℅ ̄6℅)和相对较低的基体表面温度(700 ̄800℃)对形核有利,其中在甲烷浓度6℅,基体温度700℃的条件下得到了10〈’8〉/cm〈’2〉的最高形核密度和平均1um的晶
研究激波在非晶FeBSi、FeMoBSi合金的影响,经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主晶化相α-Fe(Mo、B、Si)晶格常数。结果表明:晶格常数比正常值偏小,用双势模型计算晶格常数,理论值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从而肯定晶格常数变小是形成B的替代式固溶体所致。
该文对两种典型的Ti-Al-Nb系α〈,2〉+B2+O三相合金板材在轧制工艺、组织转变以及轧后组织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α〈,2〉+B2和α〈,2〉+B2+O相区均有良好的轧制性能,在900℃以上的准恒温条件下可达到很大的总形变量,轧制温度的下降可促进α〈,2〉和O相的细化。经适当的轧后热处理,在α〈,2〉+B2相区轧制的板材可获得典型的三相双态组织而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α〈,2
通过对双酚-S环氧树脂(BPSER)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物动态力学性质的测定,研究了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固化剂用量对固化反应和固化物动态力学性质的影响。
该文用机械合金化法研究制备Fe-Ni-P-B(Cu,Nb)系非晶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经不同球磨时间处理的Fe〈,61.6〉Ni〈,15.4〉Cu〈,1〉Nb〈,2〉P〈,14〉B〈,6〉成分的粉末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成分为Fe〈,61.6〉Ni〈,15.4〉Cu〈,1〉Nb〈,2〉P〈,14〉B〈,6〉的粉末,在一定的球磨强度下,可通过机械合金化获得非晶。
在波长为532nm的脉冲光作用下,用不同波长的连续光做探测光,同时探测到bR的瞬态感生光电压和它对不同波长的光的瞬态光吸收变化两种信号。文章分别从电荷的分离、质子的释放、输运过程及各种衣物的形成和吸收等特性分析了光泵质子过程和某些产物形成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经光激发后,只有当bR在异构化引起电荷分离所形成的势垒电场维持到M产物形成以后,质子才能作定向移动从膜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将文献的造纸过程定量环节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推广到传感器和执行器同时故障的情况。造纸过程网前箱控制的仿真研究,证实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将小波变换理论运行机器人视觉,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特征的物体识别方法。在建立物体的边界表示后,提取小波变换不同尺度下的过零点特征作为匹配特征,用于物体的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识别速度快,能很好地识别一类二维物体。
在对地遥感反演中,引入了地球物理学领域Tarantola的信息理论,证明了在观测数据的误差、模型的误差及先验知识均服从高斯分布的情况下,由先验知识所决定的代价函数是严格凸函数,从理论上解释了先验知识在反演中可以消除局部极小点,得到整体最优解的原因,并以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为例,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