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清照词前后期创作风格之异同

来源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创作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并不是完全的不一样。其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1.相同点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然而表达这种感情的方式又不是爆发式的呼喊,而是很讲究形式和技巧的。如前期词《点降唇》(蹴罢秋千,起采慵整纤纤手)这首小词,描写少女好奇而羞涩的情怀,感情质朴真挚,作者用“溜”、“走’、“回首”、“臭”四个动作,把一个芳华少女这种情怀活灵活现地描画出来。后期词感情更加奔放。如《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写出了作者愁浓似海,不可估测,却又没有正面写愁,而用有形的舟载不动无形的愁采反衬愁的无穷无尽。 (二)李清照的词作敢于创新,这在她后期词中都有鲜明的表现。例如,她的前期词《如梦令》中。肥、瘦”二字,后期词作中创造新语数量更多。如《永遇乐,元宵》中的“落日熔金,暮云合壁”句,《武陵春》中的结句等等。另外,她的名作《声声慢,秋情》开头就用了七对叠字,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韵味无穷。 2.不同点 (一)语言风格上。 其前期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点闲愁点缀。如小词《如梦令》中绘了一幅夕阳、碧水、青草、藕花、鸥鹭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美景。一群少女游玩归来,“争渡,争渡”,写出了少女的顽皮,将人物当时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而后期的词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句无不描绘出一个消瘦,苍老,愁绪满怀的女人形象。 (二)对意象的选取上。 李清照的词中用了“酒”这个意象,但是前后期词中的“酒”并不相同。前期有。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等,其中的酒意,不是欢愉的游兴诗意,就是闲处的无聊和散愁闲情。而后期则大大不同。“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等,其中的酒意再无以前之欢快的兴致,而是充满了愁情和悲苦,词人借酒浇愁,然而由于愁浓的得不到片刻的止息。 (三)选取的题材上。 前期词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材,如《如梦令》、《醉花阴·九日》等都是如此。而后期词作题材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她的名作《渔家傲》,这首词在题材上选用了自己走投无路、学无所用的心境,用“星河”、“帝所”、“天语”、“蓬舟”、“三山”等意象,以惊人的想象力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写出了词人的心情,词人前期作品中并无此类。 李清照的词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后世某些具体情况下,也有它的社会效果。就是在今天,她的大部分词作,也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对她的词作里表现的那些比较感伤的情绪,应该综合其出身和时代环境来理解。至于她的艺术技巧,那就更应当为所继承。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青海省13家二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为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18年5月22日-2019年6月21日青海省13家二级中医医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新建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养模式养质量的重要契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新建本科院校,不断创新培养机制,成立工程创新学院作为
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给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ARF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按ICU常规护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联合阴茎阴囊交界处切口治疗儿童隐匿性阴茎的可行性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隐匿性阴茎患者19例为观察对象,应用包皮环切联合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人们认同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呈现出多样性.这为教材编写者、一线教师提供了新的探
会议
黑龙江省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成立于2006年3月,办公室成立4年多来逐渐改变了当地产业化发展落后、工作滞后的局面,他们虚心向先进省市学习,结合省情制订5年规划目标,现已取得丰
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50例.按照沟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
硅酸铋(Bi4Si3O12)是一种新型的快衰减闪烁晶体,属立方晶系闪秘矿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以及电光、闪烁和热释光特性,在高能物理、空间科学和核医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
在众多的刊物主编中,《少女》的主编郁雨君是特别的。只有她,梳着长长的麻花辫子。在那么多喜欢她的少男少女心目中,她不是什么主编,她就是那个会写许多好看故事的辫子姐姐。    辫子经历  1989年,郁雨君读大学一年级时,参加了文学创作班。有一天,她被老师领着来到《少女》编辑部,感到十分新鲜,但只是怯怯地坐在一角,低着头摩挲着那本黑白版的《少女》。  同年,她写下了散文《难圆的绿梦》,被《少女》一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