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已有研究证实妊娠及分娩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还缺乏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本文通过盆底超声及运动功能评估技术,对比研究妊娠晚期及阴道分娩后女性盆底精细解剖及生物力学特征性改变,阐明妊娠和分娩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盆底解剖学变化规律及运动学变化特点,为早期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方案提供理论指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盆底泌尿整复中心的已婚未育、妊娠晚期及阴道分娩后6~8周女性(均符合各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前瞻性分析。收集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等在内的基本人口信息,以及产科史、妇科-泌尿史、肛肠科史、既往史在内的盆底相关病史,并采集盆底压力检测、盆底二维经会阴超声及经阴道三维超声相关数据,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已婚未育女性52名,妊娠晚期女性53名以及产后6~8周女性66名。(1)各组别之间年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晚期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各组别之间盆底压力检测数据比较,已婚未育组Ⅰ、Ⅱ类盆底肌肌力及阴道最大压力大于妊娠晚期组及阴道分娩后组(P<0.05)。(3)各组别之间二维超声数据比较,阴道分娩后组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生殖道裂孔前后径大于妊娠晚期组大于已婚未育组(P<0.05);阴道分娩后组膀胱颈移动度及膀胱底移动度大于已婚未育组大于妊娠晚期组(P<0.05);阴道分娩后组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耻骨联合后间隙面积大于妊娠晚期组及已婚未育组(P<0.05);已婚未育组尿道长度大于妊娠晚期组及阴道分娩后组(P<0.05);已婚未育组及妊娠晚期组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直肠膨出距离大于阴道分娩后组(P<0.05);阴道分娩后组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膀胱后角、尿道倾斜角大于已婚未育组及妊娠晚期组(P<0.05)。(4)各组别之间三维超声数据比较,妊娠晚期组及阴道分娩后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前后径大于已婚未育组(P<0.05);妊娠晚期组肛提肌面积大于已婚未育组大于阴道分娩后组(P<0.05)。结论:妊娠及分娩造成的生殖道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以及膀胱后角、尿道倾斜角等变化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潜在特征性解剖学改变;妊娠和分娩降低了阴道压力和肛提肌收缩力。妊娠及分娩造成盆底支撑系统的解剖学变化影响其生物运动学,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