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良教授治疗慢性咽炎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淑良教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54载。196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一直从事中医耳鼻喉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三、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正如古训有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李淑良教授在咽喉部疾病方面辨证精准,用药细腻。在咽喉疾病用药中,李淑良教授常用的药对如下:苏叶(苏梗),防风,蝉蜕配伍为散风法核心药对。李教授认为:风邪易袭阳位,咽喉位于人体上部清窍,易受风邪致病[1]。尤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疾病中咽干咽痒症状。蝉衣、百合为李教授用于疏散风热兼清血热,表里双解的重要药对,风邪留恋,郁久化热,患者易出现痒咳无痰的症状,而在方药配伍方面,还可制约方中其他药物的燥热之性。化橘红与橘络为化痰通络的重要药对,对于补益方面,李淑良教授认为,耳鼻喉为清窍,相关疾病多位于上焦,治疗应以清通为法。在运用补益剂时,当用补而不腻之品为宜。常用黄精、百合治疗气阴两虚之慢性咽炎。咽喉疾病日久耗气伤津,可呈现阴虚内热等证型,治疗上需兼顾本虚标实的特性,此药对为李淑良教授由著名方剂"生脉饮"化裁而来,旨在益气养血生津:以太子参益气固本,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酸甘敛阴;加之此药对药性平和,可久服而不滋腻,不助邪化热。莲子肉,白扁豆为李淑良教授"培补先天后天"常用药对,李教授非常重视"胃气",对于体质虚弱患者、老年患者和幼年患者常用本药对,旨在养脾健脾,一方面兼顾先天后天,另一方面佐制诸味药性,减轻或避免用药反应,还可提高依从性。
其他文献
交通告示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程度。本研究从批评语用学角度,在面子理论框架下讨论分析兰州市典型街道的交通告示语中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研究结
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和虚劳干血的病机演变过程的分析,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阐述了虚劳干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程中的作用。以此为指导,确立扶正祛邪,通络缓急
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显示出较好的含油气性,通过对该地区岩心及铸体薄片观察分析,对该区须家河组二段的沉积相、岩石学特征、孔喉结构、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
采用常规PID控制器时需要同时调整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三个参数,但通常又缺乏这三个参数与系统性能指标之间的明确联系,因此很难有效调节参数以达到制定的性能指标。
用积分因子方法研究非线性非完整约束系统的守恒律 .给出了非完整约束系统的Routh方程的积分因子的定义 ,研究了守恒量存在的必要条件 ,建立了系统的守恒定理及其逆定理 ,并
传统的滑动窗策略只是简单且机械地将最远的数据移出窗口,而将最近的数据移进窗口.针对这种遗忘策略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过滤窗策略.过滤窗采用"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将对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