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基础教育是振兴乡村发展战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问题,而教師的职后培训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农村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面临观念转变问题、经费利用率不高以及缺乏合理的考核制度等问题,需从更新观念、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教师培训的保障机制等方面来促进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 键 词] 农村教育; 农村中小学教师;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3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232-01
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意味着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主体,教师培训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为学校组织获取有价值的智力资源提供保障。因此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农村教师队伍尤为必要。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教师认识不足,结构差异大
当前,大多数参加培训的农村教师具有认识上的偏差。其一,参与培训的教师希望能够立竿见影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培训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只是完成任务的挂名参加,没有认识到培训对自身教师素质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甚至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领导、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是为了晋级或职称需要,认为接受培训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没有实际的作用。其二,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地区间、学校间、教师个体之间发展不平衡,使培训难以达到“分层教学”和“按需受训”的要求。例如,有的教师教龄长,但却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正规的师范教育和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有些教师又是专门的师范生,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师范教育,这就使得在接受相应教师培训内容时,难以照顾教师的结构差异。
(二)培训经费利用率不高
我国教师培训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学校投资和参加培训的个人投资这三块。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最大困难是经费的筹措与利用问题。近年来,国家在教师培训上投入大量经费,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各项经费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在政府投入上农村与城市有差异,并且由于政府对学校使用教育经费缺乏严格的监督,导致教师培训经费被挪用现象异常严重,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导致培训经费的利用率不高。
(三)培训工作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
教师培训是一种系统性、组织性活动,因此培训工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以及考核制度。目前,有些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长期不变,没有根据农村教师的具体情况来完善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降低了培训的实效性。最重要的是考核制度的缺乏,使得培训效果的好坏都不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样就造成教师参加培训的消极态度。而且教师在培训中获得的成绩或证书在教师业务考核、职务评定中很少被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对策
(一)更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观念
首先,引导农村教师转变陈旧保守的培训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理念。他们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更新教学知识,吸取当代最新的科研成果,逐渐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拥有科学教学理念、懂得教育方法、善于学习的探究者;认识到参加培训能够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推动学校教育发展以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农村中小学领导要认识到教师参加培训既是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和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因素,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手段。其次,要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尊重他们的学习需要,了解先前的学习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奖励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来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开展多形式培训方式、创新课程内容
短期进修、面对面讲授、报告形式是当前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因此培训者应改变传统的知识学习模式,采用参与式、观摩研讨式、经验交流式等方法,让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从这些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交流可以吸收对今后教学工作具有帮助的经验。其次,在当前“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中,应加强农村中小学的互联网建设和技术使用,开展远程培训,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另外,培训内容要符合当地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重视以科学先进的培训理论作指导,培训者要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成长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才能对培训课程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建设,使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同时也符合当地教学发展状况。
(三)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教师培训的保障机制
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农村贫困地区,经费来源较少的地方,国家应保证经费的投入,实施培训优惠、免费政策,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顺利进行。另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教师培训监督机制,这是提高教师培训效率的根本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应认真履行其教育行政职能,对培训机构的合法性、培训者的从业资格、培训质量、接受培训的教师所达到的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监督,形成长期有效机制,保证教师培训管理的高效率。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从而保证教师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余新.教师培训的本质、功能和专业化走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11).
[2]赵德成,梁永正,朱玉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科学,2010(11).
[3]娄立志.基础教育改革动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于海英.论成人教育课程发展趋势:课程领导[J].成人教育,2008(9).
[5]王培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宄综述[J]. 继续教育,2003(7).
[关 键 词] 农村教育; 农村中小学教师;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3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232-01
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意味着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主体,教师培训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为学校组织获取有价值的智力资源提供保障。因此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农村教师队伍尤为必要。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教师认识不足,结构差异大
当前,大多数参加培训的农村教师具有认识上的偏差。其一,参与培训的教师希望能够立竿见影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培训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只是完成任务的挂名参加,没有认识到培训对自身教师素质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甚至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领导、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是为了晋级或职称需要,认为接受培训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没有实际的作用。其二,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地区间、学校间、教师个体之间发展不平衡,使培训难以达到“分层教学”和“按需受训”的要求。例如,有的教师教龄长,但却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正规的师范教育和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而有些教师又是专门的师范生,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师范教育,这就使得在接受相应教师培训内容时,难以照顾教师的结构差异。
(二)培训经费利用率不高
我国教师培训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学校投资和参加培训的个人投资这三块。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最大困难是经费的筹措与利用问题。近年来,国家在教师培训上投入大量经费,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各项经费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在政府投入上农村与城市有差异,并且由于政府对学校使用教育经费缺乏严格的监督,导致教师培训经费被挪用现象异常严重,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导致培训经费的利用率不高。
(三)培训工作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
教师培训是一种系统性、组织性活动,因此培训工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以及考核制度。目前,有些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长期不变,没有根据农村教师的具体情况来完善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教育的新理念、新要求,降低了培训的实效性。最重要的是考核制度的缺乏,使得培训效果的好坏都不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样就造成教师参加培训的消极态度。而且教师在培训中获得的成绩或证书在教师业务考核、职务评定中很少被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对策
(一)更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观念
首先,引导农村教师转变陈旧保守的培训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理念。他们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更新教学知识,吸取当代最新的科研成果,逐渐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拥有科学教学理念、懂得教育方法、善于学习的探究者;认识到参加培训能够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推动学校教育发展以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农村中小学领导要认识到教师参加培训既是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和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因素,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的重要手段。其次,要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尊重他们的学习需要,了解先前的学习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奖励制度、经费保障制度来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开展多形式培训方式、创新课程内容
短期进修、面对面讲授、报告形式是当前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因此培训者应改变传统的知识学习模式,采用参与式、观摩研讨式、经验交流式等方法,让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从这些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交流可以吸收对今后教学工作具有帮助的经验。其次,在当前“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中,应加强农村中小学的互联网建设和技术使用,开展远程培训,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另外,培训内容要符合当地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重视以科学先进的培训理论作指导,培训者要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成长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才能对培训课程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建设,使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同时也符合当地教学发展状况。
(三)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教师培训的保障机制
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农村贫困地区,经费来源较少的地方,国家应保证经费的投入,实施培训优惠、免费政策,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顺利进行。另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教师培训监督机制,这是提高教师培训效率的根本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应认真履行其教育行政职能,对培训机构的合法性、培训者的从业资格、培训质量、接受培训的教师所达到的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监督,形成长期有效机制,保证教师培训管理的高效率。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从而保证教师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余新.教师培训的本质、功能和专业化走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0(11).
[2]赵德成,梁永正,朱玉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科学,2010(11).
[3]娄立志.基础教育改革动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于海英.论成人教育课程发展趋势:课程领导[J].成人教育,2008(9).
[5]王培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宄综述[J]. 继续教育,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