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病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疆石河子垦区采集三组棉花健康植株与黄萎病发病植株根际土样,研究其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土壤酶等微生物生态特征与棉花黄萎病发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①发病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均大于健康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且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性正相关;②发病株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均大于健康株;③健康株和发病株根际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表明棉花黄萎病病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真菌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是棉花黄萎病发病最明显的特征.
其他文献
在国内外以往所有的定量施肥计算公式中,都没有正确考虑施肥以外的土壤外源N量和当季肥料对土壤养分的交换利用量,只从当季表面生产现象而拟建的10多种施肥模式,把肥料当季利用率算低1~5倍,所计算的“需肥量”多与不同肥力土地上作物的实际需肥量呈反相关.不少农民又长期以农作物刚不倒伏且偏高过多的施肥量为经验施肥量,这既浪费了大量肥料,又成为最广泛的面源污染.目前,经过严密推导研究,提出了肥料利用率定律及全
本文分析了晋中盆地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并从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最基本条件——土壤环境背景方面,调查和评价了晋中盆地土壤中有害重金属汞、镉、铅、砷、铬5种元素的区域背景值和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采用了区域性网格状耕层土壤采样和调查的方法。结果显示,晋中盆地80%以上的区域土壤具有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条件.但也有局部区域出现了土壤污染的现象,需要采取积极的宏观调控措施,合理地进行区域化布局和把好土
将实地采样监测与地理空间预测相结合,对官厅水库周边地区土壤农药类POPs的残留格局及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HCH平均残留为0.69 ng/g、DDT为9.82 ng/g,HCH和DDT的现有残留主要源自历史使用,部分区域(北辛堡镇附近)仍存在一定量新的注入.HCH的污染高风险区(>0.7)主要分布在水库中部和西部,约占区域面积的15%;DDT的高风险区集中分布在库区西部(怀来县)、
本项工作选取芦苇、旱伞草等七种人工湿地植物,通过水分诱导和肥水诱导两种方式研究根系增长的效果(时间、长度),寻找根系快速增长的可行性技术;研究了不同水分状态湿地植物的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和地面植株的生长状况等植物的生理、生态现象.通过该研究表明:就芦苇与美人蕉而言,采用肥水诱导方式(基质中添加缓释肥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比单纯采用水分诱导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对根系前期的生长发育和快速伸展有明显作
盆栽土培及外加重金属条件下探讨了胶体二氧化钛处理土壤对小麦吸收积累重金属铅铜锌的影响.用ICP-MS分析方法对土壤中可交换态铅铜锌,小麦根系、地上部组织中铅铜锌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加胶体前相比,二氧化钛胶体处理后,土壤中可交换态铅、铜和锌分别下降47.31%、33.64%和40.50%,小麦地上部组织中铅、铜和锌分别下降55.39%、54.40%和70.56%.然而,二氧化钛胶体处理后,
本文对研究农业立体污染防控模式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崇明农业立体污染防控的几种模式,并针对模式提出了配套技术,为在崇明岛上实施农业立体污染防控提供一些研究思路.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利用的主要障碍是污泥中过多的水分和重金属,增加运输、处理成本,造成二次污染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城市污泥的主要处理处置方法及其特点;接着介绍了污泥农用的作用和限制;主要阐述了用污泥干化床同时种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低累积作物或钾高累积植物,通过植物提取降低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同时生产植物产品,并使污泥干化和稳定化的城市污泥特种植物处理系统;最后,针对一种处理方法难以消化一个大
土壤胡敏素(HM)是与矿物质紧密结合的腐殖物质,其定义为在任何pH条件的水溶液中都不溶解的腐殖物质组分.国内外关于HM的研究较少,本文选择耕地、草地、针树林地及柞树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棕壤为材料,根据Pallo分组法,对土壤进行铁结合胡敏素(HMi)和黏粒结合胡敏素(HMc)的提取,并对它们的数量和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利用方式下棕壤HMi的含量均高于HMc的含量,HMc的结
以长期(20年)施肥的旱地红壤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下红壤的活性磷变化及其对外源磷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磷素积累量的增大,导致红壤固相保蓄活性磷能力的下降,使进入液相的磷量超比例地增加,是高磷土壤形成环境风险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而且,根据土壤Olsen-P与CaCl2-P的变化趋势,可将土壤积累态磷对环境的影响初步划分为:环境友好、环境潜在威胁、环境风险和环境危险四个阶段.因此,高度富磷的
采用箱培养法结合快速线检测系统,研究了光照、氮源对分蘖期水稻叶际NOx(NO,NO2)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试验用水稻品种是一种具有超高NO挥发能力的植物,在不同光暗、氮源处理下水稻均有显著NO挥发效应,在0.5 N-4 N(N=20 mg·L-1)硝、铵态氮范围,水稻平均NO净挥发速率分别达1.93、1.59 μg·pot-1·h-1;水稻在挥发NO的同时,也有同步吸收空气NO2显著效果.②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