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以前对癥瘕的认识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癥瘕病证的认识基本一致:对癥瘕是以腹部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有异常出血等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属积聚范畴.然无论是癥瘕的含义,还是其病证范围,自其产生至今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对汉以前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探索癥瘕病证的渊源.在现存医学文献中,《内经》最早确立“瘕”之名称,并记载有多种“瘕”证。“癥”和“癥瘕”之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癥病”和“癥瘕”病证名称,为后世医家所认可。《内经》认为瘀血停着、津液凝滞是瘕和积聚病证的基本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针对瘕和积聚等有形病证的病机特点,提出了“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还提出了瘕和积聚类病证治疗的另外一个原则:“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指出过于攻伐,易伤正气的戒律,为后世医家所尊崇。《金匮要略》中有因疟邪不解结于胁下形成癥瘕,以鳖甲煎丸治疗的记载;有以桂枝茯苓丸治疗妇人癥病的论述,其治疗方剂皆用丸剂缓攻的理念,对后世颇有启示。
其他文献
《串雅外编》为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辑,是赵氏在收集民间走方医验方效法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累积的验方汇编而成.该书共分28门593条,大部分为外治法和外治方,书中收录了不少针法、灸法、穴位敷贴等针灸内容,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本文就该书的针灸内容作以探讨.《串雅外编》中收录的针法并不多,包括猢狲痨针法、挑刺法、刺血法等,这些针法均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传统针法相比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独具特色之处
《针灸大成》由明代医家杨继洲编纂而成,书中既有经典医著原文,又有撰者注解;既有理论阐释,又有临床实践,是明代以前针灸学的文献资料库,堪称中国古代一部针灸百科全书.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3次总结.本文整理了《针灸大成》中有关昆仑穴的文献记载,分析杨继洲对昆仑穴的腧穴认识和治疗规律.研究认为,《针灸大成》中昆仑穴的位置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针刺深度为“三分”或“五分”,艾灸壮数为“三壮
古代中医文献中,直接提及"四弯风"这一具体病名记载的文献非常少.清代《外科大成》中,第一次出现对"四弯风"这一名称的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和总结,得知四弯风具有反复发作、瘙痒、初发如风癣,搔破后有渗出,形如湿癣的基本特点。研究认为,本病以“痒不可忍,形如风癣,搔破成疮”为临床特征,病因病机以风、热、湿、虫相互作用而发病。治疗以祛风渗湿,杀虫止痒为主,内服外用兼施。总之,中医古文献对本病的记载为后世研究
岳含珍先学文后从军,最后悬壶济世,楗户著书,对其评价正如《续修博山县志》所赞:“以文学士而从事戎行,置身通显卒之,休沐林泉,复理故业,以终其天年,亦可谓人杰也哉。”《经穴解》全书不分卷次,以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为纲,除了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之外,分经脉总论和经穴主治两部分,部分经脉后附录奇穴。经脉总论以《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循行和《灵枢,经筋篇》经筋内容为主,论述经脉、经筋循行部位、所
笔者对针灸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晋唐时期,一扶法被用于针灸临床取穴。无论是葛洪还是孙思邈,虽强调运用一夫法,但并没说“一夫”应是三寸。将“一夫”法定为三寸是今天的教材和国家标准。历版《针灸学》教材皆将一夫方法基本统一为:“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四横指为一夫,合3寸,”。结合相关实验结果,笔者指出教材所授“一夫”测量法是不能完全代替骨度分寸法用于临床的
民国教育系统拒绝接纳中医的理由之一是中医不"科学",当时所谓的不科学主要是指知识系统杂乱,缺乏学科分化.因此后来各地兴办中医学校,就注意参考西医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计,从而也催生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医教材.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创办于1924年,是近代历时较长的中医学校之一。其主要的讲义编写时间集中在1920、30年代,种类非常丰富。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的教材,被称为“内容丰富精确,实为现代知书不
《黄帝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医学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医药的发展基石.本文梳理目前国内外出版的《黄帝内经》英译本,透过英译本探讨《黄帝内经》在海内外的传播现状.通过对国内外《黄帝内经》英译本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区别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译者背景不同。国内外译本由于译者不同,对《黄帝内经》原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朱明是中医临床医生,罗希文是中医文献研究领域专家,吴氏父子既为中医师,
在中医古籍中,歌赋类著作广泛见于医经、诊法、本草、针灸、方书及临床各科医书中,其因押韵流畅、易于记诵的特点而对中医学的启蒙与普及起到过重要作用.文中谨对五种现存的宋代《伤寒论》歌赋类著作的著述体例与主要理论渊源进行梳理.主要涉及《伤寒括要》、《伤寒百证歌》、《类证伤寒活人书括》、《伤寒百问歌》、《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两宋是理学的兴起阶段,理学的一个目的是把儒家深奥的思想通俗化、可行化,使之成为大家
元代"新安海宁医学"吴瑞所著《日用本草》,然吴瑞是否为新安医药学家,各家说法不一.笔者经研究认为,吴瑞具体生卒之年不详,其后代定居徽州行医,本人是否归里而又返徽,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其原籍武昌而寄籍徽州,更传世于徽州而蔚然形成世家医学,这是不争的事实,故今既可将其归属湖北医家,又可归为新安医家,所撰《日用本草》为其新安后裔传而为用,视之为新安医籍并无不妥。《日用本草》8卷(1329),系从《
秦霖熙在正史和野史中皆无传,其生平只能从同时代的文人文集中看出一二.本文主要介绍秦霖熙生平事迹和医学活动两方面.秦霖熙,字春帆。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人。据秦霖熙自己所上履历所言,秦霖熙应该出生于公元1842年。秦霖熙人生非常具有戏剧性,本可以成为甘肃历史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后一个状元,最后却也同历代同仁一样与状元失之交臂.自此秦霖熙转而潜心医学,终成一代名医.秦霖熙善长内科、外科和儿科,从事医业有着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