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变应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接触吸人性变应原后发生的IgE 介导的炎性反应。临床症状为:鼻塞、鼻涕、喷嚏和/或鼻痒[1],虽非重症,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单纯西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差强人意,且副作用多。
【机 构】
: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610072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应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接触吸人性变应原后发生的IgE 介导的炎性反应。临床症状为:鼻塞、鼻涕、喷嚏和/或鼻痒[1],虽非重症,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单纯西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差强人意,且副作用多。
其他文献
探讨《长沙药解》解析射干效用的学术思想。《长沙药解》认为射干之性苦寒通降,专用于下冲破结,其用有三,一,利咽喉,通喉痹;二,下冲逆,止咳嗽;三,行积痰,化瘀血。《长沙药解》对于指导伤寒论研究和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的:提高对HIV认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的1例HIV病例。结果:本例以患者“咽痛、吞咽困难5天”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既往多次不洁性交史,初筛HIV阳性,建议患者专病医院就诊。结论:以口咽部特殊感染就诊患者,务必仔细询问病史,不排除免疫缺陷性疾病。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目前,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临床教学多数沿袭西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程、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偏重于教授理论知识,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实用型中医人才的成长。
临床出科考核的评价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目的 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中医院校实习生在中医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近三年来我科制定了新的实习手册进行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并围绕该实习手册,采取各种带教手段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取得明显效果。
现代的医护模式越来越强调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在中医院,更应加强中医护理的优势。中医护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情志护理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药并用肇端于古代,谢慧教授客观分析了针、灸、药的主要特点,结合暴聋的疾病特点,认为暴聋之病机,多以虚实论之,邪气至脉管经络堵塞,经气不得流注为实为直接原因,宗脉之气不足成虚为根本原因。
发熊大经教授鼻“五度辨证”的学术思想。将鼻五度辨证结合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以及鼻腔解剖进行研究,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
目的:研究清窍胶囊对SOM 大鼠模型血清粘附分子表达情况和听泡粘膜的影响。方法:经听泡钻孔注射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清窍胶囊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以清窍胶囊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后第3、7 天处死大鼠,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粘附分子CD11b、CD62L 表达荧光强度,观察大鼠听泡粘膜病理变化,并测量听泡粘膜厚度。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肺气虚寒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纳入的60 名肺气虚寒型持续性AR 患者分为温针灸组、针刺组和针刺加艾灸组。三组均采用相同的取穴方法,5 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 周,共10 次,治疗后4 周和8 周随访,分别于在治疗前、治疗结束、随访期间进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真菌性鼻-鼻窦炎术后“五黄液”灌洗鼻腔鼻窦对鼻窦分泌物IL-8 和I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又称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真菌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分组,治疗组使用“五黄液”灌洗鼻腔鼻窦,总量100 ml,术后第4 d 开始每天1 次,1 个月后改为每周1 次,共3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频次与剂量同试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