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霜冻,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千百年来危害着农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的生长,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危害很大.如果能认清其本质,摸清其规律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保障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大有裨益的.要说霜冻,首先应从"霜"说起.地面的温度低于0℃,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空气中的水汽附着在物体上直接凝华成的白色冰晶即为白霜.地面温度下降到0℃以下,但又没有结霜,即为黑霜.霜冻,是指在温暖的日子里,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当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以下时,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的现象.0cm地温是否降到0℃以下是有无霜冻的界限.根据科学界定,一年中,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称初霜,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称终霜.从终霜出现到初霜到来的时段称无霜期.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秋季第二次出现的霜称为次初霜,终霜前最临近终霜的霜称为次终霜.一轮防霜:就是指通过人工干预的办法,改变局地小气候,破坏终霜形成,使次终霜日成为某地的终霜日;同理,破坏初霜的形成,使次初霜日成为某地的终霜日.这样,在春季和秋季都成功地进行防霜,合称一轮防霜.而要研究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首先要了解农作物遭受冻害的机理以山西省榆社县气象站观测资料为例,探究霜冻发生规律.通过对榆社从1957至2009年53年有关霜冻历史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出现初霜之后尚有一段时日气温可回升到使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成熟的水平,平均7.98天,最短0天,最长29天.作物能够发芽出土后,平均10.4天,最长24天,最短3天,之后出现终霜冻.初霜最早出现在九月二十五日(1957年)最晚出现在十二月一日(1964年),终霜最晚出现在五月二十五日(1989年)最早出现在四月八日(1960年).只要把握规律,在终霜日前,初霜日期间进行一轮防霜,防了终霜,防过初霜,本地无霜期就可延长.延长平均18.4天,最短四天,最长35天.人们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已总结出许多防治措施.认清霜冻发生的自然规律,进而进行人工干预,以改变局地小气候,延长无霜期,防灾减灾,增产增收,增加经济效益,我们正在为之努力并将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