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山北部地区次火山岩以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为主,它们主要受环状构造和东西向构造控制,呈岩墙、岩枝、板状体等形态产出;岩体副矿物含量低,富含气液组分,自变质作用强,铀含量高,且活性铀比例大,是成矿有利的围岩.区内铀矿化与次火山岩体有密切的空间、时间和成因关系.相山北部所有矿床几乎都有岩体或隐伏岩体存在,大部分矿体均赋存在花岗斑岩内部及其接触带附近.区内次火山岩体为相山大规模火山喷发作用之后的产物与区内早期铀矿化时间相近或稍早.富铀次火山岩体是铀成矿的物质基础,后来的一系列改造(包括自变质作用、热水作用及动力作用)是使其中的铀发生活化、转移和富集的条件,来自深部上升的富铀热液活动是形成富铀矿体的关键,本区铀矿的形成是多源多种作用叠加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