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躯体虐待作为一种常见的虐待类型,严重地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儿童的情绪、行为和社会功能均具有一定的危害。为了更加深入地考察躯体虐待和外化问题的群体特点,分析心理弹性(个人能力、对生活和自我的接纳)在躯体虐待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和简版儿童行为量表,对来自北京市六所小学的757名五、六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为11岁,女生占46%)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18.0等软件的分析,结果发现:(1)相较于公立学校的儿童,私立学校的儿童躯体虐待的经历更多(t=2.33,P<0.05),外化问题行为也更多(t=2.60,P<0.01);相较于女生,男生的躯体虐待更多(t=4.68,P<0.005),外化问题行为也更多(t=4.80,P<0.005);(2)躯体虐待与心理弹性中的个人能力(r=-0.19,P<0.005)、对生活和自我的接纳(r=-0.21,P<0.005)显著负相关,与外化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r=0.38,P<0.005);外化问题行为与个人能力(r=-0.18,P<0.005)、对生活和自我的接纳(r=-0.21,P<0.005)均显著负相关;(3)在控制了学校类型、性别和年级等变量之后,心理弹性中的个人能力对儿童躯体虐待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8,P<0.005),而对生活和自我的接纳在躯体虐待和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β=-0.06,P>0.05)。可见,心理弹性不同的维度作用不同,未来研究可通过提升心理弹性中的个人能力来减缓危险性因素对躯体虐待儿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