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灌浆的标准体系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化学灌浆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DL/T 5406-2010)是化学灌浆规范的核心.应根据现场试验的结果对材料配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方可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灌浆材料标准主要是对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基础依据,对其性能指标不应予以过分重视.以DL/T 5406-2010为核心,室内材料标准的数据只具有参考意义,绝不意味着材料标准不重要或不科学。恰恰相反,材料标准使化学灌浆材料摆脱了现场配制的繁琐状态,对于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基本依据,对促进材料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于现场适应性或敏感性,更多的是一种认识,是材料标准之外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另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化学灌浆材料已经相当成熟,其技术性能指标已完全能够满足现阶段工程的实际需求。因此,化学灌浆材料的发展方向并不是继续追求高的室内技术指标,而是将提高现场适应性、加强安全环保性放在突出位置,以利化学灌浆材料行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是介于电网发展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的交叉规划,是电力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统一.本文以新昌县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为例,从"负荷预测,网架规划,设施布局"等方面对县(市)域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特点进行重点阐述,建议县市域电力设施布局专业规划应按规定纳入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下一步编制各乡镇总体规划和各类详细规划的依据。要落实电力布局规划成果在电网发展规划
随着天津中心城区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电缆化供电模式以及相应的电力隧道敷设方式也将得到广泛的运用.从天津中心城区高负荷密度特点、电缆化趋势和市政府架空线入地政策等方面,论证电力隧道建设的必要性.从国内外电力隧道的建设经验及工程地质、电力技术、消防、环保和景观等方面,论证了电力隧道建设的可行性.以延吉道220kV站进出线电力隧道为例,并提出隧道的规划选线原则,结合中心城规划,统一
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于集中供热来说,天然气是目前替代煤炭的最佳选择.本文从环境保护、气源保证、天然气的供热技术、各种供热方式的实用性、适用性的角度分析了天津市天然气供热前景.天津市周边油田气源:大港油田、华北油田、冀东南堡油田天然气由中石油公司供应,渤西油田。争取其他气源:永唐秦线天然气、港清三线天然气、天津港液化天然气、唐山液化天然
建筑学专业教育是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制度的首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提出了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计划、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等重要环节,以期有益于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讨论.
高校建筑学专业是一个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交叉学科,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必要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引下,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培养,使学生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未来建筑设计师。
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校园建筑文化特色的缺失,和如何传承校园建筑文化的问题.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对新校区中的老建筑校园建筑文化特色的建设和传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启示.新校区校园建筑文化传承的思路要开阔,新校区校园建筑文化传承要建立在对学科文化基因的深入了解之上。新校区校园建筑文化传承注重长远规划,在大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传承校园建筑文化的因素,使后期的
本文以"双语教学并不难"为题,目的是鼓励年轻教师有信心勇于占据双语教学的讲台.双语交流已是世界潮流,而汉英/英汉双语交流乃此潮流中的高峰.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必须迎潮追上. 师资缺乏,是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不普遍的主要原因之一。开辟师源有两条途径:一是专业课程教师努力提高外语水平。专业课程教师的觉悟、责任心是开设双语课的第一原动力;二是相关外语教师向专业靠拢。专业课双语教学必须有针对该专业的
本门介绍了沈阳建筑大学近几年来在国际化学科发展的需求下,不断努力探索并尝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建筑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并通过回顾2011年"重回塞纳河"设计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样的联合教学,中方教师也深刻感受到了接受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必要性,与这些优秀的专家相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高科研与实践能力,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学生们通过这次短期的联合设计,与外国专家进行频繁的
本文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例,论述在当前高校建筑教育中对于中国建筑传统的体认方式的多样性可能,也是对中国乡土建筑的一种态度."下乡认知"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记录和了解历史背景知识,更是一个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过程."直观——相"力图表达一种态度.因为"相"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它既是主观的勘察、判断,也是有选择的再呈现.
基于形态发生学的建筑设计方法通过对自然与生物形态的产生与生长机制的发生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将建筑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组织结构在生成设计中统一起来.具体到本次教学实践,形态发生学的生成算法主要体现在算法思路的建立、代码编程制作工具包、建筑功能参数与环境参数的设定、参数与工具包结合等过程中,着重从方法论的层面上将形态发生学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通过这次高校的教学实践,不仅使学生们了解生成式设计的理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