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告1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方法:描述1例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结果:患者3年前始面部、耳部、颈后及双侧上肢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瘙痒感,无明显渗液。皮疹持续存在,并有日晒后加重特点。之后面部皮疹逐渐融合,形成斑块。查体可见双侧面颊部及耳部可见边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块,斑块局限于双侧颊部和耳部,未蔓延至发际和面部正中,部分表面附有少许鳞屑,耳前部少许米粒大小红斑丘疹;颈后可见数个边界清楚的暗红色黄豆至五分硬币大小的苔藓样丘疹、斑块,圆形或融合成多角形,明显隆起,表面可见加深的皮沟;双侧前臂伸侧可见散在多个豆粒至指甲大小的暗红色红斑、丘疹,部分略隆起,圆形或类圆形。皮疹局限分布于属曝光部位的面颊部、颈后及双侧前臂伸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角化不全,角质层可见部分渗出性,表皮内可见少许炎细胞溢入,真皮浅层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本例患者具有以下特点:1、局限于曝光部位的苔藓样丘疹斑块的皮损,2、皮损持续时间3年,3、老年男性,4、组织病理学改变没有特异性,5、UVB光敏感。故符合慢性光化性皮炎的诊断。如此类患者没有条件进行光生物学试验和组织病理检查时,可参考选用1992年上海华山医院根据我国慢性光化性皮炎的发病情况而提出的比较实用的临床诊断标准。该诊断标准包括1、光暴露部位出现皮炎湿疹样损害和(或)浸润性丘疹、斑块,偶呈红皮病,2、皮损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发作,逐渐加重,3、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给予口服羟基氯喹、吲哚美辛、酮替芬,外用醋酸肤轻松擦剂和氯倍他索软膏,治疗20余天复诊病情明显改善。结论:报道了1例慢性光化性皮炎,详细描述了其临床、病理改变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