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绿脓杆菌产生的绿脓菌素(PYO)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而绿脓杆菌胞内第二信使c-di-GMP亦参与多种细菌生理功能的调控。[目的]探究c-di-GMP在亚抑菌浓度抗生素作用下对PYO的调节机制。[方法]LB肉汤培养绿脓杆菌PA14菌株与不同浓度三磷酸鸟苷(GTP,c-di-GMP的合成底物)和亚抑菌浓度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和羧苄西林)共培养;采用萃取法提取PYO并定量其浓度;用高效液相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理学与毒理学实验室,北京,100193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脓杆菌产生的绿脓菌素(PYO)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而绿脓杆菌胞内第二信使c-di-GMP亦参与多种细菌生理功能的调控。[目的]探究c-di-GMP在亚抑菌浓度抗生素作用下对PYO的调节机制。[方法]LB肉汤培养绿脓杆菌PA14菌株与不同浓度三磷酸鸟苷(GTP,c-di-GMP的合成底物)和亚抑菌浓度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和羧苄西林)共培养;采用萃取法提取PYO并定量其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细胞内c-di-GMP的含量。
其他文献
[目的]恩诺沙星是喹诺酮第三代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渗透性强、杀菌力强、作用迅速、体内分布广、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在动物养殖业中使用广泛,是最具代表性的兽药之一。然而过量使用、滥用所导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不仅对动物产生急慢性毒性作用,引起耐药菌的出现,残留的药物还会通过动物性食品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并随动物粪便危害环境。
[目的]兽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正确评价兽药残留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影响,控制和减少兽药残留的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的兽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多借鉴在美国FDA制订的第89号指南和第166号指南,进行兽药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估研究。但指南仅是一些指导原则,应该选取一些典型兽药对一些代表性的环境生物进行生态毒理的深入研究,以为我国兽药的环境影
[目的]芩花口服液是由黄芩、金银花、百部等中药组方而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润肺止咳之功效,主要用于防治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前期已证明该制剂具有解热、抗炎、止咳、平喘等作用,本试验进一步观察其对MG 感染的疗效作用.[方法]通过构建鸡MG 感染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芩花口服液进行饮水治疗,通过临床症状观察、肺及气管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炎症
[目的]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己证实黏菌素(colistin)可诱导大鼠PC12细胞(交感神经细胞系)发生自噬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JNK 信号通路对其调控作用。[方法]以PC12 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JNK 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及活化剂(anisomycin)调节JNK在黏菌素诱导的PC12细胞中的活性。通过MTT法确定SP600125和anisomycin在本试验中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
[目的]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鸡慢性呼吸道病和火鸡传染性窦炎的病原,引起呼吸道炎症和免疫力下降.入侵的MG在呼吸道上皮组织的黏附、对定植部位宿主细胞的炎性损害及机体免疫反应失常是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NF-κB炎症信号转导通路探讨芩花口服液(由黄芩、金银花、百部等中药组方而成的复方制剂)抗MG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鸡胚成纤维细胞(D
[目的]为探讨HNF-1是否通过与GSTA1启动子的作用位点相结合而调节GSTA1的基因表达,以及GSTA1蛋白在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以GSTA1基因启动子区为靶点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并瞬时转染肝癌细胞HepG2,建立体外细胞模型。[方法]对GSTA1基因5侧翼区进行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设计相应引物,提取HepG2细胞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通过PCR方法从基因组DNA中克隆获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连素与环丙沙星体外联用对鸡源性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对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luxS、rpoE和ompR表达的调控作用,为沙门菌生物被膜分子水平的相关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黄连素、环丙沙星以及联合用药对沙门菌生物被膜黏附率的影响;利用XTT试剂,绘制生物被膜生长曲线;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沙门菌用药前后生物被膜的结构;
[目的]课题前期试验已证实,氧化应激是黏菌素主要神经毒性机制之一.PI3K/Ak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红景天苷具有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本试验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黏菌素致雪旺细胞损伤及其红景天苷在拮抗黏菌素诱导雪旺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针对国际社会缺乏鸡消化道大肠杆菌对关键兽用抗菌药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的耐药性检测和评价标准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东北地区鸡消化道大肠杆菌分别对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对鸡消化道大肠杆菌的野生型临界值奠定基础,以期为其耐药性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标准参考。
[目的]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在体外实验中鸡毒支原体能够感染细胞(鸡成纤维细胞DF-1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并通过TLR2介导的ERK信号通路诱导发生细胞自噬.本实验在此基础上对黄芩苷抗MG感染并对TLR2和自噬调控作用进行了在体实验研究.[方法]在试验鸡7日龄时通过左侧气囊进行接种1x106 CCU/mL鸡毒支原体培养液0.2ml进行感染,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制剂,泰乐菌素等以饮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