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性右侧膈肌破裂并膈疝1例
【机 构】
:
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 200003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发表日期】
:
2013年7期
其他文献
人杯状病毒是引发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本研究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6-2011年住院腹泻儿童粪便标本674份及2010-2011年门诊腹泻儿童粪便标本436份.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杯状病毒,对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纯化后测序,使用MEGA5.0软件分析序列并制作生物进化树以确定型别.对病毒的流行型别、流行季节及年龄进行分析,并与过往2001-2005年本地区的资
目的:了解近年重庆地区儿童七种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3月住院的25547例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的七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VA)、流感病毒B(IVB)、副流感病毒1、2、3(PIV1、PIV2、PIV3)和腺病毒(ADV).结果:25547例标本中共检出9205例阳性,阳性率为36%.其中RSV感染为57
目的:检测小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腹泻模型的外周血血浆中的Th1、Th2、Th17淋巴细胞代表因子,探索小鼠胃肠道感染ijun时的免疫反应变化.方法:普通健康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20只)和实验组(20只).实验组致病性大肠杆菌(E PEC-E2348/69)灌胃,建立小鼠感染性腹泻动物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细菌灌胃后24h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离心后取血浆.采用流式液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噬血细胞综合症患儿26例,回顾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因及转归等资料.结果:死亡10例,好转或痊愈16例.原发与继发性HPS转归情况比较,X2=7.8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t=2.807)、肝肿大(t=2.817)、脾肿大(t=2.651
目的:探讨1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2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90例接受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1g/(kg.d),连用1~2 d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20mg/kg.d,连用3-7d,血小板正常后改为强的松1~2mg/d维持;B组60例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20mg/kg.d,连用5-7d,血小板正常后改为强的松1~2mg/d维持.入院后每
目的:研究Aiolos基因过表达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all-1、Jurkat、K562、Molt-4和Nalm-6白血病细胞系中Aiolos的表达.构建Aiolos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感染Jurkat细胞并检测Aiolos过表达对细胞系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检测依托泊苷对Aiolos转
目的:探讨beclin-1蛋白在霍奇金淋巴瘤(HL)组织霍奇金里斯细胞(HRS)的表达及其与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初发的HL患者61例和同期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35例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检测beclin-1蛋白在HL组织HRS细胞、反应性细胞及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HL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组织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238例初治ALL患儿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R/ABL、MLL、TEL/AML1、TCF3/PBX1和c-myc基因.结果:238例ALL患儿男性136例、女性102例;年龄:≤1岁10例、>1≤3岁66例、>3≤6岁82例、>6≤10岁59例、>10≤14岁21例.免疫分型:PreB-ALL 48例、
目的:分析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pstein-Barr病毒(EBV)血症及EBV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探讨高EBV血症及EBV相关性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利妥昔单抗抢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allo-HSCT,并予以系统监测外周血EBV-DNA拷贝数的4
目的:运用超声对TBI尤其合并颜面部损伤患者观测瞳孔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通过不同医护人员在同一时间段内,运用标尺、超声分别观测20例无颜面水肿或损伤的TBI患者的瞳孔(直径、形状、光反应). 20例TBI合并颜面损伤患者的瞳孔,所得数据采用不同组间的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1.不同医护人员运用标尺观察患者瞳孔直径的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9),不同医护人员在瞳孔形状及光反应观察中也存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