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QDPSK遥测信号位同步的软件化实现研究

来源 :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数字采集、大容量磁盘阵列记录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将中频的PCM/QDPSK遥测信号进行采样,然后经过滤波、数字下变频到基带信号,最后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中.磁盘中记录的遥测数字信号通过普通的计算机进行软件事后处理,解决了遥测磁记录回放必须用遥测解调机柜解调的问题.本文根据PCM/QDPSK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实现位同步的算法.软件实现位同步的关键是捕获PCM/QDPSK信号的相位跳变点,即码元宽度内对应载波的第一个采样点.只有捕获了相应跳变点,才能够准确确定所处理的采样数据是一个码元宽度内的数据,然后通过本地产生的相干载波进行解调.
其他文献
人们对移动通信的广泛需求使得现在的无线通信技术朝两个方面发展:一是高覆盖面,二是高数据速率.高覆盖能保证用户在任何地方都连接到系统,而且高速移动的用户也能够得到满意的无线服务,将在3G中采用的HCS(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就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的.而多媒体、互联网的发展对无线通信的传信率提出新的挑战,MIMO技术的高频谱利用率则可以解决无线通信中的高传信率要求问题.
由于实际的MIMO通信链路设计模型非常复杂,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因此,当前一般把智能天线、空间分集和空时编码这些核心多天线无线通信技术分别在相应的过分简化信道模型中进行研究,难以对MIMO通信链路进行整体的性能评价.本文对智能天线、空间分集和窄带空时编码及宽带MIMO-OFDM等多天线技术的信道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把这些技术统一到MIMO无线通信构架中的研究思路.用3GPP通信协议实现了一个完
本文给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串行级联编码方案,它是将一个传统的长的卷积码用两个进行级联的短的卷积码来代替.该系统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们的译码器的复杂程度被大大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程度比传统的卷积编码系统改变了25﹪到50﹪.另外,该系统在内、外码译码均采用软判决Viiterbi译码器时,其性能可比传统的卷积编码系统的性能提高1.5dB.付出的代价只是由于在内外码之间的交织和解交织所引起的延时有所增加.
在无线网络中,网络中的用户共享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用户接入信道的随机性,以及数据的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数据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传统上,在发生冲突后,所有数据包都被丢弃,必须在随后的时间进行重排.由于数据包的重传,反过来又增加了网络的负载,也就增加了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目前解决冲突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媒体接入协议(MAC)来协调多个用户接入信道并管理冲突数据包的重传.基于单包接收的冲突信道模型,现
在众多的GPS接收机抗干扰方法中,采用自适应调零天线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自适应调零天线的实质是利用信号与干扰方向角的不同而实现的空域滤波.GPS接收机采用自适应调零天线后,仍要求其波束方向图基本为全向半球覆盖,仅在干扰方向上产生波束零陷,这样在抗干扰的同时,并不影响接收机对GPS卫星信号的接收.
抗干扰问题是军事通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干扰信号通常是由人为产生以窄带形式出现,瞄准目标信号的主要能量所在的频带进行干扰.而抵抗干扰通常考虑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扩展信号频谱的方式,通常有直接序列扩谱方式和跳频扩谱方式两种.本文所考虑的是直接序列扩谱方式,通过展宽信号的频带使信号的功率谱变得平坦,从而提高了信号的隐蔽性.所得到的扩频接收机结构在抑制窄带干扰的同时又兼顾了噪声和多址干扰抑制功能.
本文介绍了"数字城市"的背景和移动GIS的广泛应用,以及移动GIS技术在运行平台的延伸、分布式数据源、有限的带宽和计算能力、终端的多样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方面的特点,同时分析了移动GIS的系统结构.讨论了当前几种主流的移动GIS解决方案:ESRI的ArcPad、Autodesk的MapGuide Onsite、MapInfo的miAware,体现了主流GIS厂商对移动GIS系统的两种看法:一种是W
在CDMA系统中,软切换成功率是影响业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提高软切换成功率是系统设计中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各种软切换失败现象,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软切换成功率的"特征值"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抓住一些关键的"特征值",来分析软切换失败原因,并有针对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软切换成功率.
本文,我们主要讨论两发射多接收天线的空时分组码系统最佳功率分配方案.所提方案是将整个功率分配给某个具有较好信道条件下的发射天线,使得接收SNR最大化.模拟比较表明,该分配方案使系统具有1dB的性能改善.根据计算复杂度和所要求的反馈信息数量而言,该功率分配方案很值得未来无线通信借鉴.
本文讨论了一类采用正交信号的栅格编码调制系统,其信号转移栅格图上的自由距离达到了理论的最大值.文中推导了这类系统性能的上下边界,并给出了一个实例的性能估计与仿真.理论和仿真的结果都表明:相同功率条件下,该方案比窄带系统有更好的性能.栅格编码调制(CodedModual"on)把调制当作编码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设计,寻求编码符合之间的欧式距离最大化,从而可以获得相当大的编码增益.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