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二甲村凹陷龙潭组官山段砂层,颗粒较粗,具一定的储集性,是一套以原生孔隙为主,主要由沉积相来控制的、基本上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鸣检1井官山段主砂层存在强非均质性,体现在岩性、电性曲线、物性及非均质性程度等方面;官山段主砂体规模大,各井之间四性特征具差异性,存在相对有利储集体;砂体的强非均质性与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后生作用中的裂缝有关,沉积相是造成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寻找成岩作用较弱带及有利相带应为今
【机 构】
:
中国石油浙江勘探分公司,浙江杭州 310013
【出 处】
:
2004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甲村凹陷龙潭组官山段砂层,颗粒较粗,具一定的储集性,是一套以原生孔隙为主,主要由沉积相来控制的、基本上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鸣检1井官山段主砂层存在强非均质性,体现在岩性、电性曲线、物性及非均质性程度等方面;官山段主砂体规模大,各井之间四性特征具差异性,存在相对有利储集体;砂体的强非均质性与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后生作用中的裂缝有关,沉积相是造成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寻找成岩作用较弱带及有利相带应为今后的勘探目标。
其他文献
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天津却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通过对21世纪初期供需水的趋势分析,在加大节水力度、充分发掘本地水资源和从外流域调水(含南水北调)、污水资源化和海水淡化等措施下,一般平水年的缺水状况可得以缓解,但在枯水年份(75%保证率)依然缺水。本文在探讨了天津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措施后,认为合理地开发地下水资源,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关键。
本文根据实际观测和调查资料对秦皇岛海平面变化与海岸侵淤活动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它们的控制条件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近50年来,秦皇岛海平面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平均变化速率为-1.8mm/a,经地壳升降订正后的海平面为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1.9mm/a;海平面发生不同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其中以1年分振动最为强烈;秦皇岛有82.69km岸段发生不同程度的侵蚀,占总岸段的67%;海岸侵蚀活动除威胁
河北省沿海地区是环渤海滨海产业经济带重点开发建设地区,在该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河北省沿海风暴潮灾害严重,成灾风暴潮的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近几年沿海一带地面沉降速率上升,更加大了风暴潮灾害的危害程度。文中重点阐述了河北省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和风暴潮灾害的历史与现状、规律和成因;进行了灾害发生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显示,如果地面沉降发展势头得不到遏制且不加防护措施,对河北省沿海地区
本文以河口港兴起的城市--营口、丹东和以海港兴起的城市--大连、葫芦岛为例,在对辽宁省港口城市发展趋势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港口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借鉴有关专家学者的港口城市发展观,提出了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论为指导的沿海港口城市发展观,以港口城市规划为基本依据,坚持"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
海水入侵是沿海地区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自1964年在大连沿海首次发现海水入侵。目前海水入侵已经严重制约了大连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还影响了当地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此提出大连市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系统保护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①对大连市海水入侵现状、入侵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2002年海水入侵总面积达405.8km,垂直方向的特点是上淡下咸并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城市,处于三面靠海的半岛地理环境。同时,大连也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开采地下水以来,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海水入侵问题。目前此问题仍困扰着大连的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海水入侵问题的治理和解决,急需对重点灰岩地段建地下岩溶水库,以封堵海水入侵通道和保护有限的地下淡水资源;急需对连通海水的基岩断裂和裂隙进行封截;急需对开采井进行优化布局。采取这一系列方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60m,为全国平均数的23.6%。同时,该区又是我国地质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震频发,部分地区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矿山开采引起了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已由以城市为主的点状向面状发展;水资源、土地开发等人类工程活动,造成沿海湿地的不断退化;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与淤积、风暴潮对港口建设等海岸
我国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人口和社会财富密集,是当今城市化发展最快速的地区。由于海岸带的海陆相互作用强烈,自然环境脆弱,这里也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经济和工程活动对海岸带环境的强烈影响,使得海岸带的灾害作用增强并诱发了一系列的新的灾害。而且随着海岸带的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发达,灾害的损失更加沉重。所以海岸带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和城市建设都必须在
地质块体是区域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中重要的概念。在数字地球时代,对地质块体进行数字化描述与研究,是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已实施40多年的全国地球化学扫面计划与全国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或地质-地球物理的关联性空间数据,为地质块体的数字化描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全国岩石物性数据库的建设,为地质块体的数字化描述与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鉴定,阐述了埃及西奈半岛Um Bogma矿区红土化作用以及与红土化作用有关的铀的富集机理。红土产出形式主要有毯状和袋状两种形式。主要矿物有三水铝石、明矾石、石盐、针铁矿、赤铁矿和石英,副矿物有钛铁矿和金红石,红土中的铀或被铁和铝矿物(针铁矿、赤铁矿和三水铝石)吸附或以分散状次生矿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