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台湾青年对台湾近现代史的认知,直接关系到青年的国族认同,近年来岛内青年对台近现代史的认知呈现出历史知识匮乏、受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严重的现象,导致部分青年对两岸关系的定位不能秉持客观原则,易受到政客的操控,形成歪曲的历史观。从政党施政政策、学科分布情况及对媒介管控不严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此现象的成因,对有侧重点的施行合理两岸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台湾青年;近现代史;认知;现象;成因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台湾的近现代历程也由此开始,这段至今长达170余年的时间里,台湾经历了“割让—反抗—殖民—光复—镇压—戒严、经济腾飞—平缓发展”这一系列的社会变化。也正因如此,台湾与大陆的近代史轨迹有所不同,但却同样是中华民族由没落走向复兴的历史章程。而现今,随着两岸关系的稳健发展,台湾民众生活在和平稳定的环境里,也由于政治因素、社会环境等原因,部分台湾青年对这段本应铭刻于心的近现代史的认知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历史知识所知甚少且没有求知欲望,历史观受到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等种种现象,这都将直接影响到台湾青年的国族认同,关系着两岸未来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对台湾青年对台湾近现代史认知中存在的几种问题进行说明,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当代台湾青年对近现代史认知的状况及形成原因。
一、台湾青年对台湾近现代史认知存在的几种现象
台湾青年对台湾近现代史的认知受到台湾社会环境和政党政策的影响,部分青年的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部分青年对近现代史知识所知甚少
1.部分青年学生在课纲改革中的表现
2014年1月17日,台“教育部”召开公听会,公布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部分修正表。自此,“民进党和‘独派’社团不断发动对新课纲的抵制和抗议,持续营造反课纲调整的社会氛围,并鼓励、支持相关团体的抗议活动。”在此氛围影响之下,岛内部分中学生逐渐成为反对新课纲的主力,并发起一系列反课纲、反“教育部”的学生运动。
反课纲运动主要是针对课纲形成程序和课纲内容两方面而展开,程序方面是认为课纲改革存在“黑箱作业”,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有关台湾历史词汇的应用充满“大汉沙文思想”,被学生视为“中国化”、“去台湾化”的表现。“‘教育部’官员罗列出‘反课纲’团体质疑的内容,共计17项,如把‘郑氏’改为‘明郑’,‘日本统治’改成‘日本殖民统治’、‘接收台湾’改成‘光复台湾’、‘慰安妇’改成‘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中国’改成‘中国大陆’等等。”
从改革内容来看,无论是变动的篇幅还是用词的尺度,跟李、扁时期的“去中国化”课纲改革相比,只能算是范围极小的微调。而且调整内容既尊重客观历史情况,也符合台湾地区的法理规定,可仍然引起部分學生的反对和不满,“有媒体报导,有一位反课纲的小女生质疑道:我们说‘日本殖民统治’,如果日本政府知道了,‘会不会生气?’令人听了啼笑皆非,也为高中学生历史知识被整的如此贫乏,感到悲哀”“部分妇女做慰安妇是自愿的”“退回洗脑课纲,捍卫教育尊严”等口号不绝于耳,由此可见,部分台湾青年对历史问题的不了解也是造成反课纲学运问题叠生的原因。
2.部分青年学生对抗战纪念的态度
1945年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时刻,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结束了台湾人民二等公民的地位。对抗日战争的纪念也应该成为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性活动,而时移世易,当大陆同胞仍在缅怀革命先烈,组织抗战纪念活动的同时,台湾对抗战的纪念却随着台日关系和谐的需要而被逐渐淡化。
时至今日,台湾地区“没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台湾地区是全世界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后,唯一没有抗日纪念馆的地方”更有老兵说道“台湾社会已经和过去不同,缺少纪念抗战胜利的热情是无可奈何的社会演变”。“台湾‘中研院’社会所曾经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要您选择一个最重要的事件来教给后代,您选择哪一个?在1949年前出生的受访者中,56%的人选择了8年抗战。将受访者范围扩大到20岁以上时,认为抗战或日本统治台湾是最重要的比例就降为25%”这个调查结果很直观的把台湾民众年龄和对抗日战争的态度做了关联,也显示岛内的政治生态发生的重大变化,也使得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对中华民族的情感一直在弱化,对历史记忆的意识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本该是中华民族用来缅怀的历史纪念,也在青年历史观的弱化中逐渐淡出了民族的记忆。
(二)部分青年的近现代史观受岛内政党政治影响严重
1.青年学生在新时期对二二八事件的态度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光复初期,在国民党威权统治之下发生的悲惨事件,但随着岛内对这段历史的正视,二二八纪念馆等具有对这段历史鉴明的纪念地点纷纷建立,台湾民众也在逐渐走出由此带给自己的伤痛。但仍有一些团体,包括民进党、台湾民主建国联盟等政党或民间组织,为了打压国民党,将二二八事件频频翻出进行“扒皮式”的解读,不求证真相,夸大事实,如“国民党政府认为228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台湾人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奴化’教育,逐渐日本化,抗拒国府的接收”“国民党将228事件定位为台湾人要当家作主,脱离中国的叛国暴动,参与者是暴民、乱民。”等话语,都有对事实夸大和抹黑国民党的性质。
而更多当代台湾青年,则在反动政党和民间团体的鼓动下,以悲壮的情调,感同身受般的痛苦对二二八事件进行自我理解和描述,忽略事件爆发时的环境因素,移花接木般的把对近七十年前的国民党的憎恨与抱怨发泄到七十年后国民党的身上,而国民党当局越是道歉越是成为部分民众步步逼近的借口,很多青年民众也因此成为政党斗争的政治工具。
2.青年学生对“去蒋化”活动的态度
“去蒋化”和“去中国化”也是自李、扁时期被搬到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议程”。曾在“两蒋”时期被各地、各单位设立的蒋介石铜像,纷纷在近年来遭到破坏,以公园内和学校里遭到破坏的为多。“台中市北区中正公园的蒋介石铜像二二八当天遭人喷漆,写上‘杀人凶手’”“东海大学中正纪念堂的蒋介石铜像则被人以童军绳勒颈并喷漆‘勿忘二二八’”近年来辅仁大学、阳明大学、清华大学(新竹)、成功大学等岛内公立、私立大学校内的蒋介石铜像都曾遭到各种破坏,不论校方态度如何,铜像所遭到破坏的频率与日俱增。“去蒋化”的实质就是“去中国化”,而学生的种种做法,无非也是民进党执政后台湾主体意识的提升,青年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后的过激行为而已。 3.青年学生在反课纲改革运动中的表现
自2014年开始的反课纲改革运动,学生对所反对改革的内容不甚了解,却仍然具有坚持反对的立场和态度,为“反对而反对”的实质已经碾压了主张反对“黑箱课纲”口号的说法。
在学生运动并未高涨时,“教育部长”吴思华为了缓和当局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特拟在四所高中举行课纲座谈会,以求解决问题。但老师、学生发言针锋相对,导致沟通失效。而在8月5日,民進党举行中执会,蔡英文在会中发言指出“学生们对理想的坚持,民进党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学生们已经创造了历史,改变了社会对教育的刻板印象”“这是属于学生们的成就”。
由此可见,在绿营推动下,一些青年学生被推到了政治抗争的前线。而且部分台湾青年的历史观并不以客观史实为基础,在对历史的认知中掺杂的政治因素不容小觑,这也导致部分青年有立场的看待史实,不愿尊重历史真相,不能厘清政治和历史的界限,造成“无知而无畏”的情况,在匡扶自己眼中的“正义”的同时,成为政客的工具。
(三)部分青年学生的近代史观受台湾社会环境影响严重
1.部分岛内青年逐渐形成的现实主义性格
台湾经济在20世纪“两蒋”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增长,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但随着代工厂功能的削弱,企业转型不成功,台湾经济自李登辉执政后期开始落入平稳较慢发展时期,在近20年的时间里,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升,但由于经济发展陷入迟缓平稳状态,社会矛盾并未激化,且两岸关系也从紧张时期过度到相对和平时期,虽然期间也有小波澜,但民众生活仍然相对安逸。
而出生于1990年代的台湾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恰逢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台湾经济也相对平稳,又适逢李、扁当政时期,施行“去中国化”的“台独”课纲,奉台湾主体意识为社会主流文化,弱化历史观教育,追求台湾的国际定位,这也使得这一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不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只注重自身感受,关心切身利益,且因受到过量的台湾主体意识教育灌溉,使得青年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对历史不求甚解。
2.岛内话语环境的变化对青年的影响
台湾电视中播放的辩论节目,并不对辩论方言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作要求,只是一味的追求收视率,造成一些人为了博得更多观众的眼球,只注重自己谈话的目的性,并不对所说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姚立明“台湾马英九上任7年,造成台湾经济更加依赖中国,这样台湾的政治也更加难以独立,这个是马英九罪过之一。”此类言论,为表述自己的立场,不能客观的看待问题,从狭隘片面的角度进行论述,也在影响着台湾青年的成长。
2015年,一篇题为《我如何从感性“台独”变成理性统派》的文章在两岸媒体热传,透视文章中显露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从台湾社会角度了解当代部分台湾青年为何将“台独”观念直根心中。作者表示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坚定的“台独”捍卫者,后来逐步转变观点。但她表示“像我在脸书上讲我自己是中国人这类的话,然后大家会觉得这人是不是疯了?”“他们还会把我的脸书截图,散播到其它地方”“认为我对不起台湾。他们不敢相信,怎么会有人这么想”“基本上不管是朋友或者是家人,都很严厉地攻击过我。”“或者甚至当着面指着我,说我这个小孩思想有问题”。
由此可见,在“去中国化”过程中被去除掉的文化认同,深深的影响了台湾青年。“台独”观念已经深入到家庭中、学校里,更多人不会改变自己“台独”立场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因为对历史的不了解,且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更直接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观点不能得到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家人也会有歧义,很多青年也因自己的观点并不能与“台独”主流相一致而隐藏了自己的声音。
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一)李、扁时期“去中国化”政策的影响
李、扁执政时期的“去中国化”政策“它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动向,其目的是通过文化上的‘去中国化’达到在政治上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目的”他们不顾客观史实,宣扬“台湾民族主义”,通过此手段使台湾主体意识过激化,高调的进行“去中国化”活动,在校园教育中,篡改历史、地理等学科课纲、并通过在学校内部编写对台湾本土化认识的教材如《认识台湾》、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进行分割、增设本土化教育的通识课程的教育手段,在学生心中树立台湾与中国是相互对立的概念。在社会教育中,进行“去蒋化”“去中国化”活动,拆除各地的“两蒋”塑像,换中正纪念堂前广场牌匾“大中至正”为“自由广场”,改“台北公园”为“二二八纪念公园”,在各种公共学习空间,如公共资讯图书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内,将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剥离,宛若两种文化相互独立存在,互不影响。在对历史认同问题上,打出“原住民”手牌,突出台湾社会由各种文化交汇混合而成的特质,在表述中弱化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功能,并突显原住民的民族文化,确认“南岛语系族群”在台先入为主的观点,企图借以掩饰台湾属于中国这一事实,混淆当代青年的视听。
(二)历史学科在台高等院校的设置情况对青年近现代史观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自身文化的定位要依靠对历史的了解和学习。但随着李、扁时期在中学施行“台独”课纲,导致部分青年不能正确认识到两岸在历史文化上的相通相连,所以导致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并不高涨,加之台湾地区高校数量虽多,但拥有历史学科的学校却几乎屈指可数。
笔者对台湾46所公立大学的历史学科设立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46所大学中,拥有历史学系或历史研究所的学校共有14所,其中包括3所学校只有历史学研究所。且这些院校在台湾招生人数又有限,所以历史专业学生为数不多。由于台湾中学校园内对历史科目学习的氛围并不热烈,而有历史学科的大学数量又少,招聘老师岗位紧张,导致想通过历史学专业在校园任教的机会在“文史哲”三科中最难以实现,因此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报考人数也相对有限,这也使台湾青年对历史学的态度陷入了一种不良的循环之中。
【关键词】台湾青年;近现代史;认知;现象;成因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台湾的近现代历程也由此开始,这段至今长达170余年的时间里,台湾经历了“割让—反抗—殖民—光复—镇压—戒严、经济腾飞—平缓发展”这一系列的社会变化。也正因如此,台湾与大陆的近代史轨迹有所不同,但却同样是中华民族由没落走向复兴的历史章程。而现今,随着两岸关系的稳健发展,台湾民众生活在和平稳定的环境里,也由于政治因素、社会环境等原因,部分台湾青年对这段本应铭刻于心的近现代史的认知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历史知识所知甚少且没有求知欲望,历史观受到政治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等种种现象,这都将直接影响到台湾青年的国族认同,关系着两岸未来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对台湾青年对台湾近现代史认知中存在的几种问题进行说明,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当代台湾青年对近现代史认知的状况及形成原因。
一、台湾青年对台湾近现代史认知存在的几种现象
台湾青年对台湾近现代史的认知受到台湾社会环境和政党政策的影响,部分青年的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部分青年对近现代史知识所知甚少
1.部分青年学生在课纲改革中的表现
2014年1月17日,台“教育部”召开公听会,公布普通高级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部分修正表。自此,“民进党和‘独派’社团不断发动对新课纲的抵制和抗议,持续营造反课纲调整的社会氛围,并鼓励、支持相关团体的抗议活动。”在此氛围影响之下,岛内部分中学生逐渐成为反对新课纲的主力,并发起一系列反课纲、反“教育部”的学生运动。
反课纲运动主要是针对课纲形成程序和课纲内容两方面而展开,程序方面是认为课纲改革存在“黑箱作业”,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有关台湾历史词汇的应用充满“大汉沙文思想”,被学生视为“中国化”、“去台湾化”的表现。“‘教育部’官员罗列出‘反课纲’团体质疑的内容,共计17项,如把‘郑氏’改为‘明郑’,‘日本统治’改成‘日本殖民统治’、‘接收台湾’改成‘光复台湾’、‘慰安妇’改成‘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中国’改成‘中国大陆’等等。”
从改革内容来看,无论是变动的篇幅还是用词的尺度,跟李、扁时期的“去中国化”课纲改革相比,只能算是范围极小的微调。而且调整内容既尊重客观历史情况,也符合台湾地区的法理规定,可仍然引起部分學生的反对和不满,“有媒体报导,有一位反课纲的小女生质疑道:我们说‘日本殖民统治’,如果日本政府知道了,‘会不会生气?’令人听了啼笑皆非,也为高中学生历史知识被整的如此贫乏,感到悲哀”“部分妇女做慰安妇是自愿的”“退回洗脑课纲,捍卫教育尊严”等口号不绝于耳,由此可见,部分台湾青年对历史问题的不了解也是造成反课纲学运问题叠生的原因。
2.部分青年学生对抗战纪念的态度
1945年对中华民族而言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时刻,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结束了台湾人民二等公民的地位。对抗日战争的纪念也应该成为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性活动,而时移世易,当大陆同胞仍在缅怀革命先烈,组织抗战纪念活动的同时,台湾对抗战的纪念却随着台日关系和谐的需要而被逐渐淡化。
时至今日,台湾地区“没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台湾地区是全世界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后,唯一没有抗日纪念馆的地方”更有老兵说道“台湾社会已经和过去不同,缺少纪念抗战胜利的热情是无可奈何的社会演变”。“台湾‘中研院’社会所曾经做过一次抽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要您选择一个最重要的事件来教给后代,您选择哪一个?在1949年前出生的受访者中,56%的人选择了8年抗战。将受访者范围扩大到20岁以上时,认为抗战或日本统治台湾是最重要的比例就降为25%”这个调查结果很直观的把台湾民众年龄和对抗日战争的态度做了关联,也显示岛内的政治生态发生的重大变化,也使得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对中华民族的情感一直在弱化,对历史记忆的意识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本该是中华民族用来缅怀的历史纪念,也在青年历史观的弱化中逐渐淡出了民族的记忆。
(二)部分青年的近现代史观受岛内政党政治影响严重
1.青年学生在新时期对二二八事件的态度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光复初期,在国民党威权统治之下发生的悲惨事件,但随着岛内对这段历史的正视,二二八纪念馆等具有对这段历史鉴明的纪念地点纷纷建立,台湾民众也在逐渐走出由此带给自己的伤痛。但仍有一些团体,包括民进党、台湾民主建国联盟等政党或民间组织,为了打压国民党,将二二八事件频频翻出进行“扒皮式”的解读,不求证真相,夸大事实,如“国民党政府认为228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台湾人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奴化’教育,逐渐日本化,抗拒国府的接收”“国民党将228事件定位为台湾人要当家作主,脱离中国的叛国暴动,参与者是暴民、乱民。”等话语,都有对事实夸大和抹黑国民党的性质。
而更多当代台湾青年,则在反动政党和民间团体的鼓动下,以悲壮的情调,感同身受般的痛苦对二二八事件进行自我理解和描述,忽略事件爆发时的环境因素,移花接木般的把对近七十年前的国民党的憎恨与抱怨发泄到七十年后国民党的身上,而国民党当局越是道歉越是成为部分民众步步逼近的借口,很多青年民众也因此成为政党斗争的政治工具。
2.青年学生对“去蒋化”活动的态度
“去蒋化”和“去中国化”也是自李、扁时期被搬到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议程”。曾在“两蒋”时期被各地、各单位设立的蒋介石铜像,纷纷在近年来遭到破坏,以公园内和学校里遭到破坏的为多。“台中市北区中正公园的蒋介石铜像二二八当天遭人喷漆,写上‘杀人凶手’”“东海大学中正纪念堂的蒋介石铜像则被人以童军绳勒颈并喷漆‘勿忘二二八’”近年来辅仁大学、阳明大学、清华大学(新竹)、成功大学等岛内公立、私立大学校内的蒋介石铜像都曾遭到各种破坏,不论校方态度如何,铜像所遭到破坏的频率与日俱增。“去蒋化”的实质就是“去中国化”,而学生的种种做法,无非也是民进党执政后台湾主体意识的提升,青年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后的过激行为而已。 3.青年学生在反课纲改革运动中的表现
自2014年开始的反课纲改革运动,学生对所反对改革的内容不甚了解,却仍然具有坚持反对的立场和态度,为“反对而反对”的实质已经碾压了主张反对“黑箱课纲”口号的说法。
在学生运动并未高涨时,“教育部长”吴思华为了缓和当局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特拟在四所高中举行课纲座谈会,以求解决问题。但老师、学生发言针锋相对,导致沟通失效。而在8月5日,民進党举行中执会,蔡英文在会中发言指出“学生们对理想的坚持,民进党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学生们已经创造了历史,改变了社会对教育的刻板印象”“这是属于学生们的成就”。
由此可见,在绿营推动下,一些青年学生被推到了政治抗争的前线。而且部分台湾青年的历史观并不以客观史实为基础,在对历史的认知中掺杂的政治因素不容小觑,这也导致部分青年有立场的看待史实,不愿尊重历史真相,不能厘清政治和历史的界限,造成“无知而无畏”的情况,在匡扶自己眼中的“正义”的同时,成为政客的工具。
(三)部分青年学生的近代史观受台湾社会环境影响严重
1.部分岛内青年逐渐形成的现实主义性格
台湾经济在20世纪“两蒋”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增长,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但随着代工厂功能的削弱,企业转型不成功,台湾经济自李登辉执政后期开始落入平稳较慢发展时期,在近20年的时间里,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升,但由于经济发展陷入迟缓平稳状态,社会矛盾并未激化,且两岸关系也从紧张时期过度到相对和平时期,虽然期间也有小波澜,但民众生活仍然相对安逸。
而出生于1990年代的台湾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恰逢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台湾经济也相对平稳,又适逢李、扁当政时期,施行“去中国化”的“台独”课纲,奉台湾主体意识为社会主流文化,弱化历史观教育,追求台湾的国际定位,这也使得这一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不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只注重自身感受,关心切身利益,且因受到过量的台湾主体意识教育灌溉,使得青年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对历史不求甚解。
2.岛内话语环境的变化对青年的影响
台湾电视中播放的辩论节目,并不对辩论方言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作要求,只是一味的追求收视率,造成一些人为了博得更多观众的眼球,只注重自己谈话的目的性,并不对所说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姚立明“台湾马英九上任7年,造成台湾经济更加依赖中国,这样台湾的政治也更加难以独立,这个是马英九罪过之一。”此类言论,为表述自己的立场,不能客观的看待问题,从狭隘片面的角度进行论述,也在影响着台湾青年的成长。
2015年,一篇题为《我如何从感性“台独”变成理性统派》的文章在两岸媒体热传,透视文章中显露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从台湾社会角度了解当代部分台湾青年为何将“台独”观念直根心中。作者表示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坚定的“台独”捍卫者,后来逐步转变观点。但她表示“像我在脸书上讲我自己是中国人这类的话,然后大家会觉得这人是不是疯了?”“他们还会把我的脸书截图,散播到其它地方”“认为我对不起台湾。他们不敢相信,怎么会有人这么想”“基本上不管是朋友或者是家人,都很严厉地攻击过我。”“或者甚至当着面指着我,说我这个小孩思想有问题”。
由此可见,在“去中国化”过程中被去除掉的文化认同,深深的影响了台湾青年。“台独”观念已经深入到家庭中、学校里,更多人不会改变自己“台独”立场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因为对历史的不了解,且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更直接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观点不能得到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家人也会有歧义,很多青年也因自己的观点并不能与“台独”主流相一致而隐藏了自己的声音。
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一)李、扁时期“去中国化”政策的影响
李、扁执政时期的“去中国化”政策“它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动向,其目的是通过文化上的‘去中国化’达到在政治上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目的”他们不顾客观史实,宣扬“台湾民族主义”,通过此手段使台湾主体意识过激化,高调的进行“去中国化”活动,在校园教育中,篡改历史、地理等学科课纲、并通过在学校内部编写对台湾本土化认识的教材如《认识台湾》、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进行分割、增设本土化教育的通识课程的教育手段,在学生心中树立台湾与中国是相互对立的概念。在社会教育中,进行“去蒋化”“去中国化”活动,拆除各地的“两蒋”塑像,换中正纪念堂前广场牌匾“大中至正”为“自由广场”,改“台北公园”为“二二八纪念公园”,在各种公共学习空间,如公共资讯图书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内,将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剥离,宛若两种文化相互独立存在,互不影响。在对历史认同问题上,打出“原住民”手牌,突出台湾社会由各种文化交汇混合而成的特质,在表述中弱化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功能,并突显原住民的民族文化,确认“南岛语系族群”在台先入为主的观点,企图借以掩饰台湾属于中国这一事实,混淆当代青年的视听。
(二)历史学科在台高等院校的设置情况对青年近现代史观的影响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自身文化的定位要依靠对历史的了解和学习。但随着李、扁时期在中学施行“台独”课纲,导致部分青年不能正确认识到两岸在历史文化上的相通相连,所以导致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并不高涨,加之台湾地区高校数量虽多,但拥有历史学科的学校却几乎屈指可数。
笔者对台湾46所公立大学的历史学科设立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46所大学中,拥有历史学系或历史研究所的学校共有14所,其中包括3所学校只有历史学研究所。且这些院校在台湾招生人数又有限,所以历史专业学生为数不多。由于台湾中学校园内对历史科目学习的氛围并不热烈,而有历史学科的大学数量又少,招聘老师岗位紧张,导致想通过历史学专业在校园任教的机会在“文史哲”三科中最难以实现,因此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报考人数也相对有限,这也使台湾青年对历史学的态度陷入了一种不良的循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