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

来源 :第八次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刺法和中药外敷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对96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用针刺法和中药外敷法治疗。结果 96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76 例;2 次治愈18 例;3 次治愈2 例。结论:针刺法和中药外敷法相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好,未发生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其精髓,其中瘀血学说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瘀血学说所涉及的内容很多,它包括了瘀血症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诸多方面,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笔者仅初步探索了一些规律,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误犯“凡证都是瘀血,凡出血都是瘀血”的错误.并且要处理好气与血、血与风、活血与温经、血虚瘀证与血实瘀证、活血与止血、温经活血与清热活血等的关
李延芳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学习多年,获益匪浅,现将其小儿疾病治疗经验,并提出了小儿先天性斜颈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留残。小儿麻痹后遗症采用浅刺不留针的速刺法,得气即止,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李教授针灸治疗采用轻柔点刺法,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增加血液循环,改善面部缺血缺氧状态,提高面部神经的兴奋性,加速恢复
经典中有关于阴阳失衡积聚论述,张士舜主任医师认为阴阳失衡是积聚肿瘤的原始病理基础,主张从阴阳失衡论治,提出平衡阴阳法治疗肿瘤,其辨证分型为阴盛阳衰、阴盛阳亢、阴盛阳不虚、阴阳两虚、阴虚阳亢、阴虚阳不虚、阳虚阴不虚、阳亢阴不虚、阳亢阴不盛、阳虚阴不盛十个类型,选方用药精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整理和分析了张梅芳教授治疗眼科血证的经验.张梅芳教授认为,眼科血证的基本病机是致病因素导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功能失调,而导致眼部的出血,或血运不畅或血瘀内停,在辩证过程中重视现代医学中的检测手段增加中医学的望诊内容;治疗中张教授认为眼科血证在治疗上不外乎止血、祛瘀、除痰几个方面,特别是注重后期对痰、瘀的治疗,而且在治疗中,止血和祛瘀一直贯穿在治疗中.张梅芳教授治疗眼科血证辩证用药的经验可为临
目的:对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曲变化与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变化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客观量化评价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的优化方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运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四维牵引治疗组和普通骨盆牵引对照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DR腰椎侧位片上的弓顶距离及弓形面积,运用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VAS评分)作为
面瘫即周围神经瘫痪,大都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故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瘫由于各种原因久治不愈(一般六个月以上),即称之为顽固性面瘫。笔者近十年来潜心用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该病,自拟还颜汤,经临床实践取得较好疗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悟到该病其形成以虚、风、痰、淤为基本病理基础,正气虚为病之本,风、痰、淤为病之标。症见口眼斜,患侧麻木难愈,因久病耗损阳气,“久病入络”,此症治疗当以
首先要全面了解患者一段时间以来的自觉症状,并据此判断是否有复发、转移或新发癌的征象,判断是否有治疗的不良反应。其次进行对患侧胸壁或保留乳房、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窝、对侧乳房等部位的体检。之后是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如乳腺及锁骨上下窝的彩超、对侧乳房钼靶摄片、肿瘤标志物等。这些检查项目未必每次都要全面进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随访复查方案。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年龄低于35岁、淋巴结转移
对乳腺癌低度危险人群,采用针对病因自我调控的情志、饮食、运动等生活调适的预防策略。对乳腺癌中度危险人群,采用中医药治疗,包括中医药周期疗法及中医药辨证治疗,药物干预与自我调控相结合的预防策略。对乳腺癌高度危险人群,采用化学性药物预防;或化学性药物预防+中医药治疗;或单纯中医药治疗的预防策略,亦不可忽略必须有自我调控策略参与预防。对高度危险并BRCA1/2基因突变者,可采用预防性乳腺切除术;或预防性
本文对导师防治心衰学术经验前期研究进行回顾,认为心衰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心肌重构,治疗理念的重大转变是应用神经内分泌阻滞剂阻止或延缓心肌重构.导师认为,既往中医学对心衰的认识不全面或有局限性,提出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火旺是心衰的重要病机之一的新观点,应对心衰患者的各种阴虚证予以辨证论治,以预防和阻止心肌重构.还总结出导师按心衰A-D阶段病证结合论治初步经验.导师指出“治未病”是防治慢性心衰发生
本文从望诊启微识病本、纹脉合参详辨证、按触相辅有心悟、识证吉凶经验丰和重视问诊详审证,五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岭南儿科双璧》的中医诊法内容,希冀能反映程氏和杨氏的儿科诊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