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干骺端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探讨和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就克氏针固定后出现骨不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判断骨不连出现的原因,同时对骨折的固定方式进行总结,以给出桡骨干骺端骨折可靠的固定方法。资料和方法 回顾了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治疗的桡骨骨不连和桡骨远侧干骺端骨折患儿。桡骨骨不连患者为3例患者,均为男性,均采用了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6个月骨折线处仍没有骨痂形成。所有患者均采用了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后石膏固定至少6周,石膏拆除后患肢逐渐负重锻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髌骨骨折患者创伤早期采用局部冷疗联合下肢循环压力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髌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抬高患肢,踝泵运动,应用消肿药物甘露醇、七叶皂苷钠治疗。
[目的]探讨简易牵伸架在外伤后屈肘挛缩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参考Ilizarov技术及原理研制了简易肘关节牵伸架,2010年1月~2013年7月治疗肘关节外伤后屈曲挛缩畸形5例,男4例,女1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老年人生活照料、心理精神护理、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问题被关注,在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如何保障老年人得到最优质最全面的护理照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目的 观察评估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假体周围骨折共7例,男2例,女5例.年龄(64~75岁) ,平均年龄68岁.7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无松动的的假体均为Kim分型ⅠB 型,骨折原因:6例是因为摔倒,1例为低速交通事故.骨折距关节置换时间(11个月~6年),平均时间3.9年.采用连续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患者取仰
目的 探讨分析成骨不全症患儿的临床诊断和诊断治疗策略。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5月18例成骨不全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访总结。
目的:观察使用一次性精细过滤输液器静脉输入七叶皂苷钠对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患者共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0例,男性131例,女性69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3.21±10.32岁;其中骨折患者122例,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55例,急性轻型颅脑损伤23.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选取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28例(33髋),其中男7例9髋,女21例24髋,年龄最小37岁,最大62岁,平均48.4±2.6岁,单侧23例23髋,双侧5例10髋.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稳定性。方法:从2008年1月-2015年2月对120例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本组连续病人进行了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股骨颈骨折11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0例,年龄最大105岁,平均年龄85岁。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210例GardenⅢ、Ⅳ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拟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 82 例,女138例,年龄60-100岁,平均78.5岁,术前不同时间接受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和血栓弹力图检查以筛查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3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例,左下肢静脉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累及颈椎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是寰枢椎半脱位(AAS)、寰枢椎垂直半脱位(VS)和下颈椎半脱位(SAS)。目前累及上颈椎的RA对脊柱外科医师仍是一个挑战,且国内对RA继发AAS的报道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