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中医药教育的规模、结构,中医药人才的合理去向,专业办学资质和科学引导方面可以看出,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不够。同时,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体现在投入不足和政策支持不够两个方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医药教育的规模、结构,中医药人才的合理去向,专业办学资质和科学引导方面可以看出,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不够。同时,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体现在投入不足和政策支持不够两个方面。
其他文献
英国法学硕士教育模式是全球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的成功范例之一,其在入学制度、授课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质量监督体系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制度。因此,通过对英国与中国的法学硕士教育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英国法学硕士教育具有“宽进严出”的入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教育理念,学生高度自治,教育重视研讨,重视学术研究。对于改进中国当前的法学硕士教育模式,具有有益的启示。
高校学生公寓这一新兴产物,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应运而生的。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休息、生活、娱乐、交往的重要场所,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生活道路的选择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从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公寓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笔者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公寓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种种隐患,提出应加强教育,强化学生
本文在分析大众化教育转型期青年教师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和需求特征的分析,文章从激励视角出发,将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分为外在驱动型和内在驱动型激励/培养模式,并初步探讨了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文章特别指出了内在驱动型激励/培养模式在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并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说明了激励视角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探讨了以教育创新推进创新教育和教学质量;提出了高校工科专业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引导和加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潜能培养与发挥的素质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个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拥有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因此,师德建设自然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得师德建设经常化和制度化,成为各高校管理者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一方面对大众化教育转型期的师德建设机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结合西南石油大学近年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总结了师德建设机制在实施中的若干经验和问题。
精品课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当前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本文从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西南石油大学的“材料科学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应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对课程准确定位,合理安排教学体系和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软件产业的发展与本地市场需求、人才、产业环境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性软件学院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软件产业和教育行业中找准自身的位置,根据整体办学目标和定位,明确所培养软件人才的层次,据此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课程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创新性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软件产业,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生产与管理实习既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拓展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因此,如何通过生产与管理实习,使学生了解基本建设程序、掌握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具体工作内容,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工程管理专业知识,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和技能的统一,并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乃至毕业后的就业创造良好条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开展受到经济、政府、企业、教育体制机制、职业教育规律与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中国职教历史与国外成功职教模式汲取办学经验,综合调控各类影响因素,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教模式。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偏高偏死的问题。教育教学改革滞后,未形成具有中医人才特点的实践贯穿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没有放在足够的位置,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医学的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