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肠微孢子虫病害防治技术

来源 :第十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河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对虾感染肠微孢子虫病,导致养虾业损失严重.这一病害通常与弧菌病相伴相随,并且经常是在倒藻引起水环境恶化时爆发,极难防治.2008年金鳄团队开始实施虾病攻关,摸索总结出微孢子虫病综合防治解决方案.微孢子虫(EHP)从2008年以前就发现了,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只能依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可检测出对虾组织、排泄物(粪便)和水体中的EHP.所以很难判断是否感染了EHP.
其他文献
本文从种苗、饲料、环境、病原、渔药、硬件、软件和销售等8个关键点进行研究,形成一套对虾健康高产稳产养殖的系统控制理论和技术,技术关键点包括:养殖用原水处理、种苗营养强化、养殖水体循环利用、饲料定制、分级养殖、菌相调控、水体理化因子调控、硬件设施配备和科学管理等,该技术在江苏南通、连云港、广东湛江和海南等地室内和室外小面积养殖池进行大规模中试,有效控制了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发生,实验池水体pH稳定,氨氮
会议
为探讨高盐对凡纳滨对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Holthuis)消化及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实验设置了30、40、50、60共4个高盐梯度,对虾规格为7.84±0.68cm,养殖密度为333尾/m3,每个梯度设3个平行,实验周期为30d,取血淋巴、肌肉、肝胰腺等组织,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结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俗称河蟹、螃蟹、大闸蟹,是我国最重要的蟹类养殖品种之一,肉质鲜美、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全国有众多的养殖面积.但近年来,养殖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养殖环境恶化、苗种退化、疾病频发、成活率下降等,造成较大的损失.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走出困境,进行河蟹的健康养殖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养殖水环境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往往受到高pH胁迫,且不能从天然饵料中获得必须营养素虾青素.本研究探讨了中华绒螯蟹抗氧化力、血淋巴细胞凋亡、肝功能对高pH胁迫及虾青素补充的响应.在9个规格为400 L的圆柱形养殖缸中,分别放养体重(43.5g±2.3)g的中华绒螯蟹20只.
2016年1~10月,对江苏省沿海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肝肠胞虫感染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应用PCR方法对不同来源的虾苗、水质、饵料等进行了肝肠胞虫的检测,分析了江苏沿海南美白对虾肝肠胞虫感染的发病原因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表明:2016年,江苏省沿海地区池塘养殖、小棚养殖、工厂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肝肠胞虫的感染。其中,小棚养虾模式发病率达到45%。南美白对虾感染肝肠胞虫后并不出现对虾死
会议
于室内水槽(I)和稻田围隔(O)养殖同一家系的红壳色(a)、正常壳色(b)及“光合1号”育种家系(c)中华绒螯蟹仔蟹,养殖周期为60天,比较了其生长与形态特征,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3个群体进行分析,以探讨养殖模式对育种家系仔蟹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室内养殖红壳色仔蟹(Ia)的存活率最高为70.0%,与同家系正常壳色(Ib)和“光合1号”(Ic)仔蟹存活率差异不显著;稻田围隔养
近年来,湖北省通过现代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合理利用使小龙虾产业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符合可持续绿色农业发展要求,对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相关的省地级别的技术标准已经确立.目前,“稻虾共作”作为全省稻田综合种养核心示范模式,其每亩平均产值为5546.6元,亩纯收入可达2978.2元.依托稻田综合种养产品的优良品质,湖北为稻、鱼产品打造了一系列知名品牌,其中就包括潜江“虾乡稻”、
细菌病和病毒病严重地影响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在脊尾白虾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个体出现了肝胰腺颜色发白,轮廓模糊,身体肌肉白浊的典型症状,并最终引起其死亡的现象。为查明引起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死亡的病因,我们对发病虾携带的优势菌株进行了分离,并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对肝胰腺的组织病理观察显示,发病虾的肝胰腺小管的管腔变大,且其内的上皮细胞脱落。
我国对虾养殖,十年一大病.近几年的对虾虾病,主要病原是弧菌和微孢子虫.2006年开始爆发的细菌性病害,我们曾经分离出7种优势病原菌,包括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哈氏弧菌,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副溶血弧菌和哈氏弧菌.2014年爆发的主要是微孢子虫病害.弧菌病害的感染首先从后盲囊开始,随病情的加重,导致肝胰腺坏死,可以称为盲囊-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微孢子虫病害首先感染的是中肠,随病情的加重,成为“棉花虾”,几乎
会议
本文通过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浓度硫化物胁迫条件下,肠道组织结构、炎症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探究了硫化物毒性对肠道健康和微生物的影响.凡纳滨对虾分别被暴露在0、425.51μg/L(1/10 LC50-96h)和851μg/L(1/5LC50-96h)的硫化物浓度下,进行了周期为21天的慢性胁迫,观察了肠道组织学、炎症和免疫相关因子(CTL3、TNF-α、MSTN、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