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m贴地层内低温考察和贴地层逆温特征分析

来源 :2006年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年度极端最低气温绝大多数是由平流降温后的晴夜辐射降温(A型低温)引起的,使果树遭受重或严重冻害的低温都出现在A型中.据坡顶、坡中、坡下的1.5 m贴地气层内最低温度考察资料分析,晴天A型低温在1.5 m贴地气层内也存在贴地层逆温.逆温强度随相对坡位增大而增大;随排汇比的减小而减小.应用贴地层逆温特征,在果树栽培中采用高位嫁接,用耐冻力强的树种作砧,让其处于温度最低的气层中,可减轻或避免低温给果树造成的冻害.而处于空气易进难出的坡底冷湖中的贴地层逆温现象不明显,即采用高位嫁接,其减轻冻害的作用不大.
其他文献
通过室内试验,展开了土的粒度组成对2∶8灰土强度影响的研究.将取自工程现场的粉土筛分为粗、中、细3种粒度成分的土样,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与石灰配成2∶8灰土,对灰土的性质进行实验测试.实验表明,灰土强度随土颗粒粒径的增大而提高,但以粗中颗粒按1∶1混合后所配灰土强度最高,强度能达到1162 kPa.通过电镜扫描观察了素土与灰土的微观结构,解释了灰土强度比素土强度高的原因.
广东省各大江河干流中下游水库多呈河槽型,河槽型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举足轻重而又不适用规范及手册预测评价方法,迫切需要完善对河槽型水库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评价.随着人类活动营力的日趋强化,新的水利环境地质问题不断暴露;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被揭露的新的水利环境地质问题也将越来越多.
利用营口地区近50a(1951年至200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主要从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四个方面对年、季,月资料进行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是:近50年总的降水量呈现出线性递减趋势,但也有部分时段呈现出一定的线性震荡增长;各项气温均呈现一定程度的线性增长率.其中:(1)、年、冬季、夏季、秋季降水都呈线性递减的,秋季降水递减趋势最为突出.(2)、年、春季、冬季气温都有明显的气候变
根据沾化冬枣对气候的要求,宜春市种植沾化冬枣的物候期较沾化县提前20天左右,阐述沾化冬枣主要受干旱、长期连阴雨、病虫害危害,通过分析1970--2000年资料,得出宜春市种植沾化冬枣的最适宜区、适宜区、适宜小规模区,最不适宜区域,建议宜春市规模发展沾化冬枣应选有利地形建园,做好防涝抗旱,病虫害防治工作.
本文利用井冈山1959-2005年的气象资料,对井冈山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井冈山进行了农业气候区划,为该山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农林生产,提供气候方面的依据.
根据河南省32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961~2004年逐月的降水量、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河南省近44年气温、降水、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的年、季变化倾向.结果表明:①1961~2004年河南省的气候在波动中趋于变暖和干旱,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呈下降趋势;②1961~2004年河南省各季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河南省平均气温
利用秦皇岛市1958-2004年气象资料,研究近47年来全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市农业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根据以上影响,对秦皇岛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从气象的角度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文分析了多年来陇东黄土高原半湿润塬区和半干旱川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的生态影响特征.分析发现1971 a以来陇东地区明显变暖,其中半湿润塬区1971a-2005a增温线性趋势达0.0525℃/a,半干旱川区增温线性趋势达0.0367℃/a.塬区四季增温均比较显著,川区夏季增温不明显,增温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依次增强的趋势.半湿润塬区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半干旱川区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
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是表征稻米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选用优质稻品种"云恢290"在云南的蒙自、开远、石屏进行无控制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和稻米品质的实验室化验分析结果,采用积分回归方法y=a0+∫Ta(t)x(t)dt研究了云南高原气象条件对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形成的动态影响,建立了动态模拟模型,为云南优质稻生产中品种布局、根据生产目的需要合理安排播期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2005年南昌地区双季晚稻稻飞虱暴发流行,其发生时间之长,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罕见.全市晚稻受灾面积达100%,局部田块还出现了穿顶枯槁,对晚稻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危胁.通过分析发现,气象条件是导致今年晚稻稻飞虱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