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们用TTS数据分析了数十个信噪比较好或光变曲线较简单的γ暴的时间延迟(时延),发现GRB4350和5548的时延和脉冲宽度随着时间有规律的变化.如果γ暴产生于内壳层(shell),则此结果表明内壳层存在变速现象.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
【出 处】
:
第九届全国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用TTS数据分析了数十个信噪比较好或光变曲线较简单的γ暴的时间延迟(时延),发现GRB4350和5548的时延和脉冲宽度随着时间有规律的变化.如果γ暴产生于内壳层(shell),则此结果表明内壳层存在变速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开发了中子伽马能谱测井,中子伽马射线随空间、能量、时间分布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软件包.对裸眼井、井眼里无下井仪器、油饱和砂岩地层、井眼注油,用该软件包计算了井轴和井壁的同源距两个确定点,各孔隙度地层中子伽马射线随能量、时间分布,以及井轴和井壁该确定点各孔隙度中子伽马射线能谱.即隙度变化对中子伽马射线随能量、时间分布以及井轴与井壁确定点中子伽马射线能谱的影响.
介绍了中子氧活化水流速度测井的物理基础和测量原理.中子氧活化水流速度测井可以分成连续测量和脉冲测量两种模式.通过系统地分析各测井公司的测量方案知,Halliburton的SpF1连续测量方案和Sclumberger的WFL脉冲测量方案是两种优化的测量方案,我们未来的仪器设计应综合这两种测量方案.
当计数区域到粒子源的自由程数或相对整个系统甚小时,要想用Monte Carlo方法实现于计数区域对粒子计数十分困难.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对粒子的每一发射点确定它"指向计数区域的立体角",然后用偏倚抽样方法使粒子的发射方向一定向着计数区域,从而达到强迫粒子对计数区域有计数之目的.本文在计算体通量的"点通量代替方法"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的指向计数区域方向的"点抽样代替方法",明显地优于常规的确定指向
1989年是第22太阳周太阳活动的高年,1989年7月21日—8月5日是行星际和磁层磁扰动相对较弱的一段时间.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1989年磁静日北京超中子堆银河宇宙线强度的短周期(<130个小时)变化,重点分析了宇宙线强度中周期为16—32小时段的信号特征.
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文观测的波段分布及在粒子波段的成像概况.并对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所使用的信息提取技术进行了论述.
本文介绍了寻找γ点源的几种不同方法.并将各种方法应用于标准烛光Crab Nebula的TeV能区的γ射线稳定发射的搜寻,没有得到正结果.
利用西藏羊八井三期阵列的重建数据,用固定窗口法,进行了与卫星事例TeV能区相关γ暴的寻找,并采用等天顶角方法来估计背景.有少量事例在小几率处显示了对背景的超出,但考虑到试验次数,其超出不足以认定为γ暴.
近年来,γ射线暴和X射线余辉观测中发现了铁Kα线存在的证据.这些发现将为我们研究γ射线暴的能源和辐射机制以及其周围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也给现有的许多γ射线暴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综述了这些重要的观测结果.许多理论用传统的荧光和复合机制来解释这些铁线的起源,但是这要求在γ射线暴爆发前就有大量的铁元素存在于暴源周围环境中.文章中讨论了一种新的辐射机制——切仑柯夫谱线发射可以很好解释铁的发射线,而且
本文简要介绍了神舟二号X射线探测器观测宇宙伽玛射线暴的快速时变现象和宽波段的能谱特性,以及监测太阳耀斑的高能X射线辐射的数据,并对其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
γ暴是当今天体物理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从γ暴的主要观测、余辉的发现、火球内外激波模型—标准模型、致密性、能源机制、后标准效应等方面介绍了γ暴及余辉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