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要战胜灾害,首先要了解和认识灾害,而了解认识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则是加强对历史时期灾害史料的搜集、整理,从历史中总结灾害生成的特点、防灾救灾的经验教训.我国气象灾害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从中国第一部真正系统的史书《春秋》算起,中国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述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了灾害发生的时间、频次、区域、危害程度等具体内容,其数量之巨大、类型之丰富、序列之长、连续性之强,是世界环境史资料
【机 构】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南京210044
【出 处】
:
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暨“灾害史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战胜灾害,首先要了解和认识灾害,而了解认识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则是加强对历史时期灾害史料的搜集、整理,从历史中总结灾害生成的特点、防灾救灾的经验教训.我国气象灾害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从中国第一部真正系统的史书《春秋》算起,中国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述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了灾害发生的时间、频次、区域、危害程度等具体内容,其数量之巨大、类型之丰富、序列之长、连续性之强,是世界环境史资料宝库中绝无仅有的.收集整理灾害历史文献是灾害史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推进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的必由之路,学界对自然灾害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研究我国古代自然灾害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自有文字记录之时,灾害资料被大量留存下来.但来源却较为复杂,不仅存在于正史、类书、典志、实录中,还存于农书、方志、救荒书、时令书、占候书、水利防洪书等多种类目的书籍中.宋元以后方志体例日渐成熟,成为详细记录一地历史地理情况的重要资料,早期的方志主要记载地方的建置沿革、山川风俗,偏重于地理方面,而灾害记录比较散乱.清代康乾时期,方志逐渐向"一方之史"的方向发展,各地的方志也如史书般受古代灾异思想影响而增列祥异、五行等门类,对水旱等进行系统汇编.但这些史料十分庞杂,开发利用的难度很大.古代学者对方志史料的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手工基础上,他们逐页逐字地在数量浩繁的方志中搜求翻检所需资料,极为费时费力.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方志史料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者进行资料的收集、管理、交换、共享和分析,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完善方志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的方志数字化整理工作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形式有题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电子书和地情网.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进行方志数字化开发利用.以《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为基础语料,探讨GIS在方志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前景.首先建立了中国全区域的,多朝代的,多气象灾害要素的,带有地理特征的关系型数据库,实现对《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类型等相关数据的统一描述与管理.通过借用GIS技术,实现可视化制图,并根据专题数据制作了单一灾害要素、多种灾害要素的专题地图,可视化分析了历史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异,最后将地图进行网络发布以实现数据共享.本研究表明GIS有利于方志、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与分析,进行史料数据的空间分析,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保护、传播和有效的利用方志资料,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方志史料,为方志类古籍的数字化整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清朝中期的河南地方,自然灾害较多,其中在乾隆五十年的旱荒甚为严重,中州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毁,朝野震动.对之,朝廷开展了相关的荒政工程,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了减灾救灾活动,虽然未能完全解决灾区问题,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实际效果,警示后世,认真对待荒政工作。赈灾的起码作用是要保证灾民的最低生活要求,即短期内可以通过国家财政等方式补贴灾民,维持饥寒者生命。其次,要帮助灾民重整家园,及时恢复建设,恢复生
在中州河南历史上的多次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是1942年的特大灾荒.那时由于气候的极度反常,造成旱魔水患的肆虐,豫省百姓无力猝然抵御.灾发的各个县区,市肆萧条,生机顿减.尽管国民政府进行了相应的减灾赈灾工作,可是由于灾情的严重、地方政府的隐报缓报灾情、日军侵略等种种有害因素之反作用,致使受灾民众死伤惨烈,地方经济破坏殆尽,成为千古之遗恨.
历史时期旱涝特征研究对于当今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历史文献资料,通过区域综合旱涝指数模型,分析黄淮海流域旱涝灾害变化的事件特征.发现黄淮海流域在过去500年间呈现旱-涝-旱的变化特征,但是由于海陆位置,纬度差异,三个流域间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基于长时序历史旱灾资料,分析了近500年山西旱灾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借助GIS技术,开展了山西旱灾分区研究.研究表明:近500年山西平均1.7年就有一年发生旱灾.时间序列方面表现出四个特征:阶段性、累积性、连发性和社会性;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南高北低、南强北弱局面;旱灾重心区域则经历了以晋南为中心,东移~北扩过程.旱灾时空变化特征除了受自然影响外,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土地开发进程和人地关系演变起了非常重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改进,更离不开水利建设。粮食作物产量的增长,一靠水,二靠肥。水浇地和旱田产量相比,差一倍左右。民国时期,虽然定县凿井事业在全国而言是发展比较好的,但就水井本身而言,却显落后。全县大多数为土井,提水工具以辘轳、提杆、水车为主,每眼井每天浇地不过三四十亩左右,仍然处于清代初期的水平。在肥料上,基本以农家粪肥为主。1949年以后,水井的数量迅速上升,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砖井逐
中华思想体系对"时"的认识与西方思想体系对时间的认识存在很明显差别.在地震等天灾预测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信息时".文中以中国大陆8级地震、长江洪水和中国历史朝代为例,说明信息时的意义及其在预测中应用.这可对灾害史以及历史学研究中对"时"的深入理解有所启示.
1959至1961年,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全局性的极"左"错误,缺乏全面依法治国理念,轻率地开展"大跃进"运动,实行人民公社化,错批"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以及国际环境恶化等原因,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现象,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困难和灾难.
次声因其具有频率低、衰减小、传播远的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监测领域,如监测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北京工业大学经过30多年的观测发现,大地震发生前能够接收到次声波异常信号,对200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世界上发生的174个7.0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统计,有144个地震在震前接收到了次声波异常信号.占82.76%.而且发震地点距观测点均在上千公里以上.
1970年1月5日发生的云南通海大地震,以死亡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余人的惨痛损失,成为新中国三次死亡人数过万的特大地震灾难(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在三次特大地震中,通海地震是唯一没有得到国内及国际外援的地震、唯一被封锁新闻报道而酿成震后损失加大的现代地震灾害.可以认为,这是一次因天灾加上人祸酿成的、在云南乃至中国及世界地震史上值得重视及反思及地震案例,也是现代救灾史上因政治运动扩大化而导致的不报道、不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地区发生7.0级里氏地震,地震震垮了丽江各族人民的家园,也成就了丽江"浴火重生"的神话.地震后的丽江,政府抓住地震恢复重建的机遇,争取巨额投资,科学规划产业结构,集中力量发展旅游业,通过跨越式发展救灾思路,将丽江推上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