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初步临床观察

来源 :《中医杂志》创刊五十周年纪念会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duiyu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参考目前西方国家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研究的有关方法和理论,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原则,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二级预防中西医治疗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其他文献
慢性肾炎是一组病因不同、病情复杂、病理变化多样的肾脏疾病.自1998年以来,我们以自拟健脾温肾汤治疗该病100例,疗效较好,本文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
奇经八脉的形成和发展,使经络学说解释人体生理和病理进一步得到完善,同对也丰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内容。对于更年期反应,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冲脉的补和通。补是补其不足,在更年期冲脉亏虚是正常反应,如何针对这一生理现象予以干预,防止发展至病态,不可一味强调补肝肾,反而忽略了冲脉的重要性,奇经八脉之气血均根于肾,要补冲脉就必须先使肝肾充实,然后使肝肾之气血渗灌于奇经八脉,方可达到补冲脉之效;通是通其经脉,只有
乙肝病毒属疫毒之邪,其性湿热,但与一般湿热有别.病机是毒邪内扰血分,使气血失调,阴阳亏损.乙肝辨证应从整体出发,论治既要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更应重视调整脏腑功能,或滋补肝肾,或健脾和胃;或溶数法于一炉,总以脉证为指归.本文介绍了乙肝的四种治疗方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痰法、滋补肝肾法及健脾和胃法。
脊椎肥大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的退行性病变,以颈、肩臂、胸背、腰腿酸痛为主症,伴有脊神经受压者该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麻木刺痛,日轻夜重,影响睡眠等症.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本文就采用杨氏絮刺火罐疗法治疗脊椎肥大症的疗法、疗程、疗效标准及疗效进行了介绍.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如何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强劲发展的原动力?本文对上海市南汇区引入多元办医问题进行了探讨性调研,并就该区引入多元办医模式提出建议.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学“胃院痛”、“嘈杂”、“呕苦”等范畴,患者可表现胃院部持续灼痛、呕吐、甚至伴有胆汁嘈杂暖气等症。本文就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所收到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
皮肤病的致病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其病因大体上是:风、热、湿、燥、瘀、虚等,临床见证多为皮肤瘙痒、灼热、疼痛的自觉症状,以及皮肤可见风团、丘疹、疱疹、溃疡、糜烂、鳞屑、色斑、脱皮、皲裂等皮损症状,本文就八种辨证论治的方法简述如下:疏风止痒法、清热解毒法、清利湿热法、凉血化瘀法、养血祛风法、滋阴润燥法、健脾渗湿法、补肾疏肝消斑法。
本研究动态观察了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舌象,着重探讨了其与细胞因子及其它介质的关系,揭示其变化的某些物质基础和临床意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对结胸与痞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治法上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根据其不同的证治特点分别设立"大小陷胸汤"和"五泻心汤"。本文结合临床信息探讨了结胸与痞的中医病理及中医药治疗的效果。
中药的栽培、采收、保藏、炮制、煎服等不可忽略时间观念,否则影响中药质量及疗效。本文围绕以上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探讨了时间因素与中药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