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中国新公共外交的主体——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全球环境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二战以来,外交活动经历了外交客体和外交主体的多元化过程,兴起了公共外交、新公共外交等外交类型。传统上,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政府间互动为主(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2G)。"外交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的官方行为,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1二战后,在各国外交的理念和实践中呈现出外交客体多元化的
其他文献
【正】高级技工院校主要以培养高级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高级技工院校如何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呢?一、明确高技能人才内涵及目标要求高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就业工作。但是,重视并不等于能够做好,一些学校尽管全校上下都在围绕就业来开展工作,但却收效甚微。实际上,要真正
农村职业学校2008年开始关注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计算机全国技能大赛”,为紧跟大赛要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及时调整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