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表面卷渣是连铸坯常见的表面缺陷,直接影响汽车板热轧卷的表面质量,决定钢板表面质量。通过统计分析钢种,拉速,过热度等工艺条件的变化对热轧汽车板表面夹渣缺陷的影响效果,制订了保持结晶器内钢水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保护渣,控制中间包过热度在20~35℃及控制稳定拉速1.1~1.2m/min等措施,对汽车板表面缺陷的控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机 构】
:
首钢技术研究院薄板研究所,北京 10004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卷渣是连铸坯常见的表面缺陷,直接影响汽车板热轧卷的表面质量,决定钢板表面质量。通过统计分析钢种,拉速,过热度等工艺条件的变化对热轧汽车板表面夹渣缺陷的影响效果,制订了保持结晶器内钢水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保护渣,控制中间包过热度在20~35℃及控制稳定拉速1.1~1.2m/min等措施,对汽车板表面缺陷的控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其他文献
利用冷态模拟的实验方法,研究了迁钢转炉冶炼过程炉衬冲刷情况,并针对冲刷严重区域考察了不同溅渣枪位、留渣量的溅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熔池附近炉衬的冲刷侵蚀最严重,随着炉壁高度的增加冲刷逐渐变小,炉底冲刷侵蚀较轻。采取留渣量48kg/t,顶枪枪位403mm的溅渣工艺,熔池附近炉衬溅渣效果最好。
本文根据鞍钢第三炼钢连轧厂260t顶底复吹转炉的具体实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冶炼终点零位底吹搅拌工艺的可行性。在实际生产中,制定了零位底吹搅拌的工艺路线,并从碳氧积、出钢碳含量、磷含量和温度变化等角度探讨了终点零位底吹搅拌的规律。结果表明,转炉终点零位底吹搅拌具有降低碳氧积,确保脱磷率等较为明显的冶金效果。
本文针对八钢120t 顶底复吹转炉冶炼低氮钢过程进行研究。从钢液吸氮的理论基础着手,分析了在转炉冶炼过程中,影响钢液中氮含量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如铁水比、底吹气体控制工艺、钢液碳含量、转炉补吹、转炉脱氧合金化等,分析了各参数对钢液氮含量变化的影响趋势,总结出转炉冶炼低氮钢技术,为转炉工序冶炼低氮钢水工艺参数控制指明了调整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钢包精炼渣系的选择和合适的渣成分组成,对实现快速造渣,改善精炼效果,缩短精炼时间,提高综合脱硫效果和稳定钢中AlS含量,降低精炼造渣成本,满足炉机匹配、生产节奏要求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湘钢宽厚板厂根据品种钢开发、生产工艺要求,通过对不同钢包精炼渣系的选择并优化,有效地改善了LF精炼效果,提高了综合脱硫效果,稳定了含铝钢生产,降低了精炼造渣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将钢包喷粉脱硫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本文通过对“(铁水预处理)—100t转炉—钢包喷粉—(LF炉精炼)—连铸”工艺路线中钢包喷粉脱硫的工业试验,得出对于初始硫含量为0.016%的钢水通过钢包喷粉可以将硫含量控制到0.009%以下,脱硫率为52.3%,硫含量最低可达0.003%,脱硫率最高可达70.8%。钢包喷粉脱硫率随喷入粉剂量增大、钢中铝含量和初始硫含量增大而提高,随喷吹速率增大而减小。
结合抚顺新钢铁公司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改造的具体实践过程,本文对小型转炉复合吹炼高效长寿技术积极探索,对底吹供气元件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复合吹炼、纯顶吹工艺冶炼终点[C][O]积、炉渣组元构成、岩相以及成品钢材中夹杂物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改造后冶炼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探索,对转炉中对限制炉役寿命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大胆攻关尝试,取得了突破成果。
为解决河北钢铁公司邯宝炼钢厂250T钢包在新包烘烤过程中出现的耐材开裂、崩料等问题,通过测量钢包烘烤过程中钢包耐材各部位的温度变化,确定目前钢包烘烤模式的弊端;并通过数字模拟钢包烘烤过程,结合实际运行效果,探讨最优化的钢包烘烤方案。
介绍了后搅工艺在100t复吹转炉应用。当一倒钢水[P]<0.040%时,通过单纯后搅或后搅的同时添加少量矿石,后搅时间120~150s,钢水[P]能稳定控制在0.020%以下,平均脱碳量为0.01%,磷分配比提高46.8%。单纯后搅和后搅同时添加矿石,钢水温降分别为10.2℃和31.4℃。试验表明,后搅时间达到120s后,脱磷速度、温降趋于定值,合理的后搅时间是120~150s。
本文进行了厚钢板大线能量焊接后热影响区(HAZ)失效机理分析,以及利用微细夹杂物改善HAZ性能的研究。明确了粗晶热影响区脆化是由于晶粒粗大及不良组织而引起,粗大的奥氏体晶粒是焊接热影响区韧性恶化的主要原因。抑制焊接HAZ晶粒长大是改善厚钢板可焊性的关键因素。用真空感应炉分别冶炼了不同成分的钢,研究Mg对低碳钢HAZ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Mg钢HAZ的低温韧性较比不含Mg钢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激光高
本文对于炼钢过程引起的合金化热镀锌(GA)汽车外板表面缺陷的宏观、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对于有镀锌层、去镀锌层和横截面上的夹渣或夹杂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炼钢过程引起的GA汽车外板表面缺陷有保护渣、气泡和夹杂物三种缺陷,分别对于这三种缺陷的宏观、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的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