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0年6月,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本文主要从江西万年稻作文化、万年稻作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万年贡(谷)米的由来及品牌建设来阐述江西省万年县稻作文化与贡米品牌建设.并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水稻种植基地建设;做好粮食收储,实现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经营质量“三位一体”;加强地标和商标产品保护,规范生产经营秩序的建议。
【机 构】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南昌 330200 江西省分析测试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29
【出 处】
:
2015华东暨安徽省农学会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命名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本文主要从江西万年稻作文化、万年稻作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万年贡(谷)米的由来及品牌建设来阐述江西省万年县稻作文化与贡米品牌建设.并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水稻种植基地建设;做好粮食收储,实现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经营质量“三位一体”;加强地标和商标产品保护,规范生产经营秩序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复种饲料油菜在黑龙江省种植与利用的研究,介绍了北方寒地复种饲料油菜的发展与复种模式,分析了饲料油菜的种植与利用。进一步证明饲料油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复种饲料油菜技术在北方寒地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复种饲料油菜,能提高单位土地收获指数,解决地力持续下降和饲料资源不足等问题,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配套衔接,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当前很多现代农业园区存在缺乏特色、功能类似的问题,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农业规划,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总结了安徽地域文化资源素材的特点和类型,分析了地域文化在规划区域形态和内涵上的表达方式,结合安徽淮南和绩溪的规划案例,探讨在现代农业规划中应用地域文化资源的路径,促进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地域文化传承的载体,以保护和恢复地域文化资源,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
曹村是地处赣闵交界武夷山区的一个具有显著农耕文化特色的村庄.在当代的历史风云中,该村在农业生产、建筑、政治制度、社会关系等等方面都发生着嬗变,但其意识文化方面却相当稳定.而在今天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商业文化的影响下,曹村的农耕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曹村农耕文化的当代嬗变值得深思.首先,是如何保护古代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其次,农耕文化是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但是,今天包括曹村在内的很多村庄,
江西传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宋代以来,出现了许多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原始"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江西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主要有水旱轮作、复种和间作模式,精耕细作模式,循环利用培肥地力模式,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等.上述优良传统,启示我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过程中,要讲究因地制宜、注重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加强科技支撑和政府支持.
根据目前国内外农业剩余资源利用的概况,提出了农业剩余资源循环利用,可作为我省山区和浙北平原最大民生工程来开发;对剩余资源循环利用突出的企业,可作为改善生态和食品安全的双示范工程;通过科技创新,继续提升生态循环利用新水平,开发新途径;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注重财政资金引导,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农业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创新,正确评价农耕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学习借鉴古代农耕文化意义重大,文章总结了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要充分认识农耕文化的精华,努力实践借鉴;认识传统农耕的负面影响,引以为戒。并提出了农耕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启示,现代农业建设需吃苦耐劳、节俭友善、追求质量的思想,以及绿色发展的策略。
从追探桃的溯源、演变、传播、价值和桃的象征等文化史着手,寻觅南汇水蜜桃的原产地和本地桃主栽品种的来源,简述浦东举办桃花节、品桃节、桃采摘体验、"桃文化"书画展、农博会等活动,以及上海"东元"公司创新桃产业园,挖掘桃文化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旨在承载传承弘扬桃文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的理念,保护传统民俗、传统民居和地方特色文化,弘扬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将对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该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农耕文化发展过程,阐述了中国农耕文化现状,提出了做好城乡规划,保护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建立农耕文化展览室;开展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新农村建设要传承农耕文化;依靠传统节日弘扬农耕文化;加强对农耕文化的宣传教育的传承农耕文化的途径,分析了农耕文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指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更好的传承农耕文化.
简要阐述了传承农耕文化的必要性,详细描述了淮南市农业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传承农耕文化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不断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实施农村清洁示范工程建设的建议。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终究是在发展淮南市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传统农耕文化的缺失或缺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应继续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应鼓励研发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