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在苯磺隆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洗衣粉、乙草胺、吡嘧磺隆和吲哚丁酸4种化学药物,以研究复配助剂对苯磺隆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μg/mL苯磺隆中添加0.20%和0.50%洗衣粉,0.30μg/mL苯磺隆中添加0.02%乙草胺及0.30μg/mL苯磺隆中添加0.30μg/mL吡嘧磺隆,于主花序最大花蕾长约1.5~2.0mm时叶面喷施1次,可诱导甘蓝型油菜群体接近或达到1
【机 构】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6;四川农业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四川 温江,611130
【出 处】
: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苯磺隆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洗衣粉、乙草胺、吡嘧磺隆和吲哚丁酸4种化学药物,以研究复配助剂对苯磺隆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μg/mL苯磺隆中添加0.20%和0.50%洗衣粉,0.30μg/mL苯磺隆中添加0.02%乙草胺及0.30μg/mL苯磺隆中添加0.30μg/mL吡嘧磺隆,于主花序最大花蕾长约1.5~2.0mm时叶面喷施1次,可诱导甘蓝型油菜群体接近或达到100%的全不育株率,且无明显药害,保持整个花期不育;而在苯磺隆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不仅没有增强杀雄的效果,反而促进了可育花粉粒的产生.0.15μg/mL和0.30μg/mL苯磺隆与上述4种化学药物复配叶面喷施2次都产生了非常明显的药害,主序及一次分枝缩短,节间变密,死蕾脱蕾严重,甚至整个植株死亡.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价喷雾干燥的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品的质量.结果表明,天然椰子油微胶囊为微黄色粉末,有淡淡的椰奶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水分含量为4.13%,表面油含量为2.33%,溶解度为57.90%,微胶囊效率为66.82%.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胶囊外形颗粒较圆整,表面光滑,致密,无裂纹,表面有凹陷.贮藏试验表明,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品贮藏稳定性低于天然椰子油.
醚菊酯农药被广泛用于防治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害虫,醚菊酯农药人工抗原是研究建立其农残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的关键前提.本文利用琥珀酸酐和3-苯氧基苯甲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醚菊酯半抗原4-氧代-4-(3-苯氧基苄氧基)丁酸,并用活泼酯法将其与胎牛血清(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免疫原和检测抗原.用BSA偶联物免疫Balb/c小鼠获得的抗血清,间接非竞争ELISA测得其效价为1∶60000,间接竞
从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微量元素与维生素E等几个植物油营养品质方面比较了菜籽油与其它食用植物油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菜籽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且油酸含量较高,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合理;胆固醇含量较低,而对身体有益的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豆甾醇含量比其它食用植物油高;主要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等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且维生素E功能性成分比例适当.另外,菜籽油含有特有的天然抗氧化剂菜籽多酚;还具有降低血液胆
河南省是我国的主产油菜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3万~45万hm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优良新品种的推广,河南省油菜产量水平不断提高,2003~2011年平均单产达到2 219.82kg/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89%.河南省油菜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农科院、南阳市农科所、遂平县农科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开展了包括育种、栽培、推广及基础研究在内的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大量
针对近年来油菜生产劳动力投入不足的现状,开展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在精量播种、稀植育苗、化学除草、科学施肥、拖沟点播、小农机中耕培土、利用地膜玉米残膜点播及蚜虫综合防控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研究集成了适宜不同生态条件需求的油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技术在示范应用中成本投入节约15%以上,蚜虫防治效率达到95%以上,并创造了9.2hm2连片平均单产4 743 kg/hm2,666.7hm2连片平均单产2
通过对173份甘蓝型油菜DH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遗传上,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和单株生物产量偏向于父本,而一次有效分枝数偏向于母本,株高、经济产量和千粒重则表现为超亲遗传;分枝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6.39%),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42%).一次有效分枝数与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与一次有效分枝数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它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以育成的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Y及其野生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G为母本,与9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制18个F1组合,采用杂种优势、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配合力分析方法,研究黄化突变核不育两型系配制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突变体所配组合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中亲优势明显,但超亲优势平均值和超标优势平均值均较低;突变体及其野生型配制的2类组合间
利用SSR、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三系杂交种及亲本材料进行指纹图谱及杂种纯度鉴定,筛选出一批在细胞质三系亲本和杂种上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和SRAP引物,构建了细胞质三系"蓉油"系列品种骨干亲本指纹图谱.通过SSR分析,从40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20对多态性很强且极易识别的引物,从中筛选出7对核心引物,100对从SRAP引物中筛选出15对多态性强的引物,其中7对核心引物,构建了细
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鉴定经秋水仙碱加倍处理后油菜的倍性水平,并用传统细胞压片计数染色体方法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三倍体植株G1期峰值为360000道,四倍体植株G1期峰值为480000道,加倍后六倍体植株G1峰值为720000道,八倍体G1期峰值为960000道,并对不同倍性植株根尖进行染色体压片鉴定,其结果与流式细胞检测法结果一致,且染色体倍性水平与核D
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盐油杂3号是采用多品种复合杂交选育高含油量亲本、再用高含油双亲配制杂交组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且稳定性好的特点.由于含油量具有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遗传力较高。因此,应用聚合育种策略,将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聚合高含油量性状基因,创制更高含油量的油菜新品种,实现以三高(高油、高产、高效)为标志的我国油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