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针参数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探讨不同的电针参数,如频率、波型、电流强度、刺激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们对于针刺作用的影响,为临床中电针的使用提供更好的提供指导。
【机 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北京 100029
【出 处】
:
2005年国际针灸技法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电针参数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探讨不同的电针参数,如频率、波型、电流强度、刺激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们对于针刺作用的影响,为临床中电针的使用提供更好的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孕晚期盆底肌锻炼对正常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孕妇120例做观察组,孕妇自孕20周开始每日两次进行分娩球盆底肌锻炼,坚持到分娩。并在进入产程后宫缩间歇期骑坐在分娩球上,通过分娩球的力量减轻疼痛。同时,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12月入产房分娩的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及分娩并
目的:探讨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3VT切面)对胎儿大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5年12月例该院产前超声筛查出的胎儿大动脉异常病42例,取胎儿心脏检查的常规6个标准切面,然后在四腔心观的基础上缓慢平行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即可显示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再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房室及大动脉血流分布和血流方向。结果:42例胎儿大动脉异常中34例3VT切面有异常,包括大动脉
目的:探讨超声判断胎儿心脏位置异常的操作技巧与诊断标准。方法: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按照胎方位、腹腔脏器的位置和心脏三节段分析法判断心脏的方位。结果:超声检出胎儿心脏位置异常11例(11/12),包括右位心、左旋心、胸外心脏、连体双胎共同心脏等类型。超声漏诊右旋心1例(1/12),后经尸检发现。结论: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心脏位置异常。
目的:探询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脾脏ER-α的调节机制.方法:将128只SD雌大鼠随机分8组,应用免疫组化、放射免疫等方法,观察10月龄逆灸对随后12、14、16月龄大鼠血清、子宫TNF-α及脾脏ER-α表达的影响。结果:随增龄各组大鼠血清TNF-α呈先降后升趋势,16月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TNF-α则为先升后降趋势,各月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脾脏ER-α的
目的:探讨巨刺法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从文献和临床入手,以脉象、穴温为依据,分别将中风后遗症105例、面瘫后遗症98例分为巨刺组和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均有较好疗效,但巨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以脉象和穴温作为应用巨刺法施治的依据,可丰富巨刺法的内容,提高临床疗效。
《内经》中关于针刺方法的阐述颇为详细。其中尤以《灵枢·官针》篇所记载的最为详尽全面,为后世刺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了自1994年至今近十余年间的文献报道中关于《灵枢·官针》篇“九刺”、“十二刺”和“五刺”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
厉兑为足阳明胃经的井穴,阳明之“根”位、“本”位,且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灵枢·经脉》又谓“主血所生病”,因此可用于治疗胃经实热性疾病。如阳明头痛、痤疮,麦粒肿等,均属胃经有热,热邪循经上犯,侵犯额头,则见额头疼痛难忍,热犯下眼睑则见下眼睑红肿热痛(麦粒肿),热犯下颌则见下颌部生长痤疮。所以取厉兑穴放血治疗最为合法,寓泻热于下,釜底抽薪之意,则阳明热邪可清,诸症自消。但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放血的量一
为观察背部透穴法针刺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伴随症状的影响,将临床40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阿米替林治疗,采用视觉类比评分(VAS)和压痛点数来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20例,临床治愈9例,总有效率85.0%;对照组20例,临床治愈3例,总有效率65.0%。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 0.05)
张仲景继承了《内经》、《本草经》与古典医疗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及自身修炼的宝贵经验写成了《伤寒论》在祖国医学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介绍了治疗伤寒病的特殊方法和处方,浅谈了《伤寒论》的临床运用心得。
夹脊穴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涉及神经、呼吸、心血管、消化、生殖等多个系统的疾病。本文介绍了深刺夹脊穴的体位及取穴原则,浅谈了其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