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当前老龄带来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康复需求增大,但社区康复医技力量不足,急需研发适合社区家庭易掌握的中风康复新技术。使病患出院后能够持续不间断康复训练,并自身能主动参与的治疗和训练。在科学地减轻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还能进一促进脑功能的康复,使康复知识转变为自我康复的能力,从而切实地改善自身生存质量。降低脑卒中后盲目用药治疗偏瘫的费用上升。方法:对3月左右新发脑卒中偏瘫病例120例。随机分为康复引导训练组70例,对照组50例。(无严重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训练2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方法观察患者偏瘫功能改善程度和用修正Barthel指数观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程度。对照组:在社区护理病房或家庭居所进行临床对症一般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肢体被动活动等。康复引导训练组:接受临床对症一般康复治疗外根据患者功能程度,制定个体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计划:1、使病人有目的性模仿学习:2、开展群体性训练;3、特别策律作业训练;4、运动功能循序渐进手部操、足部操、平衡操等。结果:1、进行训练治疗前后两组对照比较,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T检验显示,在引导训练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O.05),在引导训练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O.01)。2、修正Barthel指数T检验显示,在引导训练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引导训练治疗后两组评分都有提高,康复引导式训练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O.01)结论:现代康复引导式训练基于脑可塑性理论基础,重点是通过特殊运动作业的练习,来控制的肌肉活动练习和控制这些作业中各个运动成分。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专家曾研究表明:人在思考时血流增加约20%。积极参与训练产生的思考,可明显增进血流。此项康复引导式训练技术特点是围绕促进病人主动参与,采用动静结合、图文并貌的视觉、听觉、群体式集教育和治疗为一体的引导式训练方法,促进病人有意识地练习特定的运动作业,建立病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从中获得了技巧。在训练中能促进认知功能(即思考问题)和学习,其本身就是对大脑恢复的一个重要刺激。因此循序渐进康复引导训练能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还能促进老年病残人建立自信,提高康复自助的能力,使康复知识转变为自我康复能力,成为改变自身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并在训练学习中能促进脑功能恢复。本方法在社区中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率的康复适宜技术。对病人很实用并容易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