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向东穿过流浪汉成堆的奥伯鲍姆桥(Oberbaumbrücke),左转沿施普雷河岸即是柏林墙东边画廊.柏林墙这种以涂鸦为媒介的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西德艺术家埃尔斯纳(Elsner)创
【出 处】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2017)学术年会主题专场:全球城市史:环境、城市网络与空间生产暨第三届全球城市史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东穿过流浪汉成堆的奥伯鲍姆桥(Oberbaumbrücke),左转沿施普雷河岸即是柏林墙东边画廊.柏林墙这种以涂鸦为媒介的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西德艺术家埃尔斯纳(Elsner)创作的500张名为《边境伤害Border Injuries》的系列作品.其地点为西柏林边境地带.他一度捣开大片墙体,在里面装置一张3×2米的箔纸,在边防士兵发现他之前完成了在上面的绘画,并用录像记录了行为的全过程.东边画廊中并非所有的作品都直接和“还乡与逃离”、“自由与奴役”的柏林墙历史主题相关。皮埃尔一保罗·马耶(Pierre-Paul Maine )的《无题No title)),就只是致力于纯粹的抽象线条的欢快表达:罗道弗·里卡洛(Rodolfo Ricalo )的《当心Vorsicht)),通过倾斜的几何抽象色块传递一种危险性的意涵。另一方面,在形式关怀上,户外涂鸦艺术本来就面临被其他涂鸦覆盖的命运。东边画廊的作品也难逃此劫。或许,正是在这种被游客反反复复的涂鸦过程中,东边画廊才本真地展示出了它的自由开放本质,展示出它甚至不被艺术家的原创所奴役的天性。在这个意义上,东边画廊的作者群,理应包括所有来此一游的观。
其他文献
当前城市遗产保护中,保护理念在逐渐改变,本文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与遗产的关系应用入手,分析日常生活与城市遗产的交互性,从而得出遗产应具有公共性和公开性,在公
近代上海的人物雕塑属于纪念性雕塑,它们与特定的公共空间相结合,产生特殊的空间意象,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文以李平书铜像为例,细述其空间变迁的经历,从铸造者、竖立者、
亲王府作为王府建筑等级制度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其在保护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了解阿拉善历史信息,分析阿拉善亲王府的建筑结构特色以及亲王府建筑在不同时
尽管盟国在1945/46年处理战后回迁德国的德意志难民时,曾明确要求避免出现来自同一地区的难民人口聚集,但在实际安置过程中,德国地方行政当局很难规避这一点——在巴伐利亚,
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依靠地方士绅群体,现代社会的村落复兴与乡村精英有着密切关系,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村落的经济建设、公益活动、文化传承等方
文化记忆是社会的超长期记忆,是理解历史的极佳切入点,同时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这一主题,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城市文化抽象概念的具体空间形态上的呈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的城市化.同时,PM2.5污染加重,并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转变了城乡地域系统内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这必然改变PM2.5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特别注重城市历史保护.本文以1934年建成使用纽约“高线”(High Line,高架铁路)到1980年代“高线”停运,再到2006
在绍兴市冢斜村田野调查基础上,讨论了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整体性和活态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村落发展相协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冢斜村
传统聚落在特定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形成了其特有的防御形式,以及相应的防御空间体系.后农业时代以来,堡寨聚落作为一种典型的防御型聚落,正出于极度的衰落之中,防御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