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研究成为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知识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理论自产生以来,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外表—真实认识和视觉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等方面。逐渐的,研究者除了研究错误信念之外,还研究了愿望、意图和情绪等其他的心理状态。个体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是其情绪社会化发展极为重要的方面。随着儿童心理理论能力不断发展、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他们掌握了情绪表现规则之后,儿童的内部情绪体验和外部表现行为之间出现了不一致,被称作情绪伪装。个体的情绪伪装基于两种动机,即社会适应表达规则和自我保护表达规则。同时,儿童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还受到内部因素(言语能力、性别角色、社会化程度等)和外部因素(同伴、家庭、文化等)的共同影响。探明儿童情绪伪装能力的发展特点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心理理论中儿童情绪情感方面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为儿童情绪发展的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本研究采用情境故事法,以某幼儿园123名3-6岁儿童为被试,通过"区分外表-真实情绪"任务考察我国3-6岁儿童情绪伪装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儿童情绪伪装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年龄差异显著,其中3-5岁是儿童情绪伪装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儿童的情绪伪装理解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儿童对情绪伪装中消极情绪的理解能力显著高于对积极情绪的理解能力。3.儿童对两种情绪伪装动机(社会适应,自我保护)的理解能力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