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诉求与城市规划决策:基于城市设施使用情况调研的分析和思考

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h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都关乎民生,对提高或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它们的合理规划布局和科学决策一直是规划师和决策者追求的目标,但实际中却不期产生规划决策预期与使用、公众诉求的阶段性与供给、规划规范要求满足与现实需求满足等各种错位。本文从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试运营前后地面交通情况变化、西安两大图书馆使用情况、西安基础教育设施分布和使用情况等调研入手,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使用中产生的种种错位予以分析,对公众诉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内在逻辑进行探讨,并从观念转变和公众参与两方面提出反映公众诉求的城市规划决策思路。
其他文献
中国的特有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有其独特性,即中国的农民工迁移到城市之后大部分仍然游离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不能够真正的在城市中落地生根,城市化过程未能真正的完成。本文利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在十来个在上海社会融入程度较好的农民工,对其进入上海、适应上海和融入上海的过程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个案的就业的变迁的考察,以及就业变迁对其生活、社会关系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分析就业对个案城市化过程的
对城市居住生活质量的评价,人们习惯于以物质空间和服务水平等为代表的“硬形态”为核心内容。本文从居住生活满意度为研究对象,揭示主体与居住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居住生活质量的整体水平提供帮助。
通过对英国可持续社区发展历程回顾,并以格林威治半岛和千禧村为例,从总体和重点两个层面进行实证研究,梳理英国可持续社区的概念内涵、目标理念、评价指标、发展准则等,并以其政策和指引为经验,探讨可持续社区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从而为我国社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
在我国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今城市,如何对城市内的消极用地如垃圾堆放场地、工业废弃地、交通设施废弃地等进行积极地改造并加以可持续利用,开始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以及工程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自然地形地貌、提供潜在的体力活动机会、采用人工与植被自然演替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及规划多条绿色通道将公园与周边城市社区连接等方面,对瑞典隆德市圣·汉斯贝克公园改造项目进行介绍和分析,并采用观察、访谈及问卷调查
旧城改造不仅关乎城镇经济和建设发展,更成为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社会问题。本文总结了中国旧城改造的四种动力机制,及其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原因,提出了旧城改造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成功的观点。以广东为例,本文具体介绍了中国合作式旧城改造的已有经验,及其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转变。提出了中国合作式旧城改造需要深化的方面,包括观念、技术、制度等方面。
本文阐述了在中国可持续交通的发展进程中,识别本领域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杰出青年专家、所属机构、主要擅长领域、代表作品、稳步建立中国青年交通专家信息库, 为公众,尤其是交通领域的专业人士、学者和学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在识别杰出专家时可采用的调研方法,并最终选择在线接触点调研法对中国交通领域的学生、专家、学者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问卷调研。通过对调查回应者提名情况、专家代表作品情况等信息的分析,确
城市表皮不仅仅是可视的建筑立面,更是可接触的地表和可支持城市多样活动的场所。在全球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在不知不觉中迅速蔓延和全方位地日益改变。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新特质的再认识和对城市表皮设计策略的再理解,总结提炼了对解决城市问题行之有效的城市表皮设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比较了不同策略在国际城市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深入探讨了城市表皮设计策略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本文以2005至2009年北京三环路以内所有菜市场的调研为基础,从城市空间形态的角度,总结这些与普通市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服务性功能分布的空间逻辑。通过对这些市场分布的间距,以及它们在城市空间层级结构中连接关系的深入分析,认为后者是决定这些菜市场规模的主要因素,而非以距离为基础的传统空间模型。把握这类自组织功能分布的空间逻辑将有助于在城市更新项目中主动的利用道路设计等手段,来为商业活力的恢复提供支持。
本文结合海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比较分析,就轨道交通对杭州城市空间布局进行前瞻性分析与探究,旨在方便市民出行,带动经济发展。
本文从社区重组、用地选址、功能提升、保障策略四个方面,探讨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构建旧城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的策略,以促进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提升和旧城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