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Gun Nuur湖全新世沉积物磁化率变化的环境机制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化率是湖相沉积研究中最常用的磁学指标,但是,对磁化率变化的环境磁学机制的认识却比较困难,不同的湖泊有不同的磁化率变化的环境控制机制.
其他文献
在预报地震三要素时,笔者认为预报地点应首当其冲,若地点预报不准和预报范围太大,就无法采取防范措施.目前世界上难就难到没有特殊方法较准地预报危险地点.笔者所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建立效应网络,以预报地点为中心,以100km为半径划圆即定为预报范围.
陆-陆碰撞是形成超级大陆并引起大陆岩石圈变形的主要和最有效的过程.大陆岩石圈内部结构记录了陆-陆碰撞的过程.探测岩石圈内部业细结构,在岩石圈尺度揭示陆-陆碰撞的过程是当今国际科学界十分关注的大际动力学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大陆是否能够俯冲?俯冲深度是否能到达地幔?这一科学奥秘同样是大陆动力学的前沿课题.
陆地声呐法自1991年推出以来,作了许多岩洞穴方面的探查工作,在探查岩溶洞穴方面显示了它的特长.在广州白云新国际机场地表为黏、砂土层,厚10~20m的情况下,作者用陆地声呐法与微分电测深相结合,探查深20~30m、直径2~3m的溶洞,得到了好的效果,可以测出这些溶洞的顶、底深底.
本文从声弹性理论出发,利用摄动方法对各向异性对称轴和井轴垂直地层受到了各向异性对称轴平行的水平应力作用时,考虑井孔应力集中的影响,在与井轴垂直的平面内平行和垂直各向异性对称轴偏振的横波速度的频散进行了数值考察.
根据地震波成像和重磁反演结果的综合分析,东海与南海表现出构造活动区的共同特征——显著低速的上地幔,地壳厚度从大陆向大洋方向减少,岩石层很薄,软流层的速度低而且规模很大;东海具有明显的弧后扩张的结构特征,南海地区软流层埋深较浅、规模较大,冲绳海槽地区一直到271km的深度,都能追踪到俯冲板片的痕迹.
经过几十年全球各地种种精度、高灵敏度的重力、地震波速、磁、热、放射性、电、黏度、密度、岩石强度、声波等测量,在世界各地发现低速高导软流层(体)(笔者现在用地球化学的概念统称之为溃变体).仔细考察,尚须从实物的直接研究上对反演解释加以地球化学检验和补充,在这方面存在两个利器:①地幔岩、中下地壳岩捕虏体研究,它们是被金伯利岩(深度200km左右)、碱性玄武岩浆(深度50~70km)、碱性岩浆(深度几十
大量实验和观测资料表明,浅部地震基本是脆性剪切破裂或沿已有断层的黏滑运动所形成的.在高温高压下沿已有断层的黏滑运动基本上转化为儒滑运动.
2003年11月25日13时40分,山西省临汾市洪桐县发生了M5.2级地震,震中位于洪洞县甘亭镇北羊獬一带(36°10′,111°37′E);震中裂度为Ⅵ度,走向为北北东,面积为25km;震源深度20km;根据震源深度和野外宏观烈度考察结果,推断北北东向的罗云山断裂为发震断裂.在这次地震前后,该区重力场存在明显的变化,本文就该区重力变化与地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岩石在中间段(应变为10~10)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行为特征.PM模型在理解孔隙介质的复杂的非线性弹性行为方面具有非常巨大的优势,并且也可以用之于岩石的液体饱和和损伤情况下的研究.
岩石含有各种大量细观结构,如裂纹、孔洞、颗粒接触边界等.为了描述这种细观结构的集合的宏观响应,引入滞后非线性弹性材料的宏观PM模型.密度函数描述了岩石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具有滞后的特性,可以从PM空间结构出发,导出PM具有的记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