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cula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从2008年1月至 2013 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应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共33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2.9岁,其中股骨骨折 11例,胫骨骨折 15例,肱骨骨折 7例,AO分型:A1型14例,A2型6例,B1型7例,B2型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腰骶段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3年 1 月~2014年 12 月收治的7例腰骶段结核患者,本组患者均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男 5 例,女 2 例;年龄 20~42 岁,平均30.8±6.8岁.术前神经功能 Frankel 分级:D 级 2 例,E 级 5 例;术前 JOA腰痛评分6-10分,平均8±1.
目的:探讨足部皮肤完全或部分脱套撕脱离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足部(足背、足底)皮肤完全或部分撕脱离断患者18例。其中急诊16例,择期足底皮瓣坏死发黑2例。急诊行撕脱皮肤再植1例,急诊游离股前外皮瓣修复1例,亚急诊或择期行吻合血管游离皮瓣(股前外游离皮瓣、胸脐游离皮瓣)修复足部皮肤16例。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08月~2014年11月采用微创截骨结合Ilizarov外固定架牵伸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患者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13~49岁,平均36岁;缺损原因分析,创伤性骨髓炎18例,造釉细胞瘤1例;18例患者均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结合微创截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其中双向骨搬移6例;骨缺损6~19cm,平均1
目的 机动车或者机器所导致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多发性四肢骨折并伴随大面积皮肤损伤,是小儿骨科中常见的疾病。虽然小儿骨折愈合快,但是小儿骨折并非成人骨折缩小版,护理不当,更容易致残。而且,当多发性骨折伴随大面积皮肤损伤,由于四肢活动度较低,使得护理变得更加困难,损伤后的创面处理不好,更易导致创面感染,骨髓炎,多器官功能综合征等并发症。
目的:探讨6例经皮下置入钢板治疗部分髋臼骨折的实际应用及疗效 方法:对6例接受皮下置入钢板治疗的髋臼骨折病人进行短期随访,评估术中手术效果及术后效果。结果:随诊3-7个月,术中效果满意,术后病人恢复良好。
目的 探讨颈胸段原发性脊柱肿瘤术后复发翻修治疗的相关问题与对策。方法 回顾我院2009年01月至2013年12月行翻修手术治疗的颈胸段脊柱肿瘤41例,行前后联合入路翻修18例,前路采用钛网植骨/骨水泥加带锁钉板内固定系统,后路采用钉棒内固定系统重建;后外侧入路翻修23例,采用钉棒内固定系统加钛网植骨/骨水泥重建。依据病理类型术后辅以化疗、双磷酸盐治疗或局部放疗。
目的 外伤和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往往造成大量截肢患者,这些患者不仅要承受意外事件本身的心理造成的伤害,而且还要承受肢体丧失带来的心理打击。这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上的动荡、失衡和挫折感,使人经历各种身心的应激及不同形式的心理危机探讨因重大外伤引起截肢术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康复。
目的 探讨治疗84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的经验,并对其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 2005年8月~2010年8月共有84例患者接受治疗,男性73例,女性11例.开放性损伤59例.致伤原因以高处坠落为主,车祸次之.开放性损伤早期均行清创缝合.术前经7d~10d的跟骨牵引,抗炎,消肿.X线照片及部分伤者经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采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及松质骨骨植,术后石膏固定2~3
目的:采用血管植入方法探讨血管植入术对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愈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8只健康的成年家犬,雌雄不限,体重10-12.5Kg.随机选取8只做为正常对照组,剩余60只按体重、大小相近进行配对,共得到30对.正常对照组立即处死,取双后膝制作成膝关节力学模型,16膝中5膝测定弯曲应力、5膝测定冲击实验、5膝测定压缩实验的破坏应力、1膝行组织学的染色.实验组家犬取出双膝内侧半月板, -80℃的
目的:明确Mac-1 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中的表达特点;证实Mac-1 通过Syk 信号通路对破骨细胞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及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