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建设与冰川地貌景观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tc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地质公园的内涵及意义地质公园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以地质景观为主要观赏对象的公园。地质景观主要包括地球经历漫长地质演变而形成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不仅具有特殊科学意义及稀有性,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地质公园的建立以保护地质遗迹为目的,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为前提,文化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1世纪开始,地质公园在中国发展迅速,国家地质公园在中华大地兴起。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地质工作具有时代意义,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不仅保护了地质遗迹、普及了地质科学、提高了旅游价值,而且还对国家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地质工作继矿产勘查后,对国家经济的新贡献。2我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历史冰川遗迹在我国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具有悠久历史。1894年,英国人Geikie在《大冰期》中记载我国山东东北部和陕西潼关附近的大石块(大漂砾)可能与冰川作用有关。1921年李四光在山西大同和太行山东麓发现擦痕石;20世纪30~40年代,李四光将中国第四纪冰川推向世界学术界,并著有《冰期之庐山》引起当时热议;50~60年代中国产生了冰川遗迹考察热潮,中国东部的大多数地区都被报道有第四纪冰川活动,同时也有一些反对意见出现;70~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通过了更多科学的技术研究。宏观而言各种测年技术的发展,使冰期的判断更加精确;微观而言可通过对冰川遗迹堆积物表面的一些特征来确定是否为冰川遗迹。80~90年代,黄土的研究与深海氧同位素的研究,对冰川发育气候环境的研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1世纪以来,现代冰川的研究对古冰川的研究具有重要指示意义。3冰川地貌景观的探讨冰川的研究对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冰川能够记录古气候和大气环境变化,古冰川遗迹的研究是一种以古论今的思维,可为未来人类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气候与环境预测。冰川遗迹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古气候的证据,而如何保护冰川遗迹也成为现在值得思考的问题。冰川地貌主要分为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剥蚀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刃脊、冰蚀谷、悬谷、羊背石等。堆积地貌主要有终碛堤、侧碛堤、中碛堤、鼓丘、冰碛丘陵等。冰川地貌的野外识别是判断是否有冰川运动的重要证据。建立冰川地质公园,可以较好地保护冰川遗迹,并能科普地球科学知识,使人们更加了解地球气候环境变化,同时方便科考工作的进行。而建立冰川地质公园又存在诸多问题。从资源开发的角度,现代冰川存在的地区通常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地质环境艰苦、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建立冰川公园,人力物力的投入较大。中国冰川地质公园的建设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自猪肉放开经营以来,一些小刀手为了谋取暴利,在生猪运输、屠宰过程中,通过宰前向猪胃肠内灌注大量水分,或宰后通过主动脉高压注水,形成"注水猪肉".由于注水猪肉水分含量高,
目的:探讨责任护理小组实施共情护理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肺癌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由责任护理小组实
目的探讨环节质量监控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医院接收的1200例乳腺
2001年9月,无锡市锡山区某孵坊发出的苗鹅连续出现拉白色稀便,死亡率增加情况.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沙门氏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50头大×黑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饲喂红薯或马铃薯替代部分玉米为基础的日粮.结果:饲喂15%马铃薯或红薯日粮的仔猪体增重与玉米对照组没有差异.饲喂20%马铃薯或红薯日粮的仔
成形精度和打印质量一直是3D打印的关键问题,根据3D打印工艺特点,分析了不同参数设置所导致的精度误差问题,从而提高3D打印零件精度和成形质量。
根据产自我国内蒙古宁城中侏罗世海房沟组中的1件昆虫前翅标本,建立一新属新种:赵氏修复蟌蜓(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gen.et sp.nov.),归入蜻蜓目(Odonata)、等脉蟌蜓
为了扩大国产莱赛尔纤维的功能化应用,制备了一种具有pH值指示功能的变色材料。利用自制阳离子改性剂对国产莱赛尔织物改性,用指示剂染料甲基橙、铬黑T对其浸染制备具有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