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是一种以持续的"愤怒、易激惹的情绪","爱争论、公然违抗的行为"以及"常怀恨在心"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在症状上,ODD兼具行为和情绪问题。我国在针对7~15岁的青少年的心理调查中发现ODD的发病率在8%左右。ODD患者在与他人互动中会有更高水平的敌意和攻击性,更容易卷入到同父母、教师和同伴之间的冲突中,进而导致其在情感,社交,学术和职业适应上显著的功能损伤。根据家庭系统理论,ODD的关键风险因素来源于家庭系统的不同水平,包括父母和子女个体水平、亲子和夫妻的互动水平、家庭整体水平。本研究尤其关注互动水平上父母对子女的虐待对ODD的影响。从发展的组织观点看,在虐待中成长的儿童生活在低于平均期望水平的家庭环境中,难以顺利完成阶段显著性任务,更容易出现易激惹和反抗权威的ODD症状。同时,结合"暴力循环"理论,早期经历过虐待的父母在成年期后会更容易对子女施虐,从而导致儿童出现ODD症状。而个体的发展是其自身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儿童自身的愤怒管理也会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父母的早期受虐经历与子女的对立违抗症状的关系,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互动水平上的亲子虐待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儿童个体水平上的愤怒管理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359名来自北京、山东省和云南省14所小学的一至五年级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研究工具包括儿童对立违抗症状评估表、童年期创伤问卷、儿童愤怒管理量表。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儿童性别后,父母在童年期的受虐经历仍可显著正向预测其成年期的家庭中子女的ODD症状;(2)亲子虐待在父母受虐和子女ODD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父母受虐通过亲子虐待间接影响子女ODD症状;(3)父母受虐通过亲子虐待影响子女ODD症状的中介效应后半路径受到子女个体水平愤怒失调的调节,具体来说,当愤怒失调水平较高时,亲子虐待对ODD症状的影响更大;但愤怒应对和愤怒抑制对中介效应无显著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