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树种选择及抗盐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_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进行盐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盐渍化地区树木的造林成活率,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笔者系统地讨论了盐碱地人工造林的一些技术措施: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合理分区,做到适地适树,有效控制地上水分蒸发,通过添加改良剂、施用生长调节剂、吸水剂蘸根以及接种菌根等高新技术改良土壤,以保证苗木水分平衡而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系列造林技术,旨在为盐渍化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期充分发挥盐碱地森林的生态效益。
其他文献
APETALA2(AP2)基因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方法,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中克隆得到1个AP2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eAP2.序列分析表明:PeAP2基因全长1750bp,其中5′非编码区长106bp,3′非编码区长174bp,开放阅读框1470bp,编码一个489 aa的蛋白,该蛋白含有两个AP2结构域,属于A
运用母本花粉提取液处理柱头以及离体子房/胚珠培养技术以克服胡杨为父本的杂交不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母本花粉提取液处理柱头能有效克服杂交前障碍,而离体子房/胚珠培养技术能克服杂交后障碍。在此基础上,选用形态学标记及SSR标记技术对杂交子代及其亲本进行了鉴定分析,形态学标记表明,在形态上,杂种子代主要偏向于中间型,偏父母本型较少,SSR标记也表明,杂交子代均显示出双亲间的杂种类型谱带,可以在分子水平上
Marker transmission ratio distortion (TRD) revealed in genetic mapping studies of distant crosses can be used to infer the genetic basis relating to reproductive barriers between species.Unlike measur
会议
会议
Backgroun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s an important timber species that accounts for 20–30% of the total commercial timber production in China.However,the available genomic information o
以3种耐盐柳新品系的一年生种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在NaCl不同质量浓度下(0,0.2%,0.4% )胁迫35天后的生理指标变化.试验表明,盐胁迫后,三种耐盐柳中POD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L0911活性最大时比对照增长了1.5倍;L0911的SOD活性随着盐浓度升高而增大,而其他两种柳树SOD呈先升后降趋势;三种柳中L0911的丙二醛含量积累得最少;三种柳树中只有L0911可溶性蛋白含
Litsea cubeba (Lour.) Pers.is a promising industrial crop with fruits rich in essential oils.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ssential oils of L.cubeba (EOLC) were determined for fruits harvested from eig
对美国缅因州引进的2个铺地柏品种蓝叶铺地柏和金顶铺地柏进行扦插比较试验,当地品种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蓝叶铺地柏扦插生根率比金顶铺地柏和当地品种高,且生根数量最多,根长最长;在不同基质扦插铺地柏均能生根,其中1/3蛭石 +2/3珍珠岩基质效果最好。
土壤中的盐分是树木生存与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开展树木的耐盐碱性研究是有效选择强抗盐碱树木的基础。笔者概述了近年来树木耐盐碱性研究进展,包括盐碱胁迫对树木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基因工程在树木抗盐碱性研究上的运用,旨在为开展树木耐盐碱性研究、选育耐盐碱新品种提供参考,以期实现盐碱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