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活性阳离子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变化,揭示反应体系中第三组份的作用机理.
【机 构】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北京,102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活性阳离子聚合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变化,揭示反应体系中第三组份的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利用固定在金胶修饰碳糊电极上的酪氨酸酶发展了一种新型可更新的传感器,可用于酚的测定.该传感器对酚氧化产物的还原具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浓度线性范围为4-48 μM,相关系数为0.9973 (n=12),检测限为6.1 nM.在酚浓度较大时安培响应具有Michaelis-Menten特征,其表观米氏常数为(53.62±3.17)μM.
将胶束体系中的"疏水性指数",即单体芘的稳态荧光光谱中第三与第一个峰的荧光强度之比(I3/I1),首次用于研究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模式.多巴酚丁胺与DNA在低浓度时,主要为静电作用;而在高浓度时,主要为嵌插作用,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与溴化乙锭探针法所获得的结果相吻合.
本文通过自组装衍生化技术将天然物质腐殖酸固定在金电极上,制备了腐殖酸修饰电极.并成功地将细胞色素c固定在腐殖酸修饰电极上.结果表明,固定的细胞色素c能够保持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此功能界面上实现了细胞色素c的直接电子转移,在pH 7.2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细胞色素c的式量电位(Eo)为0.108 V(vs.SCE),表面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1.0 s-1,固定在腐殖酸上的细胞色素c的平均覆盖度
纳米材料是当今热点研究领域之一,银溶胶作为一种纳米材料,由于纳米银粒子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从而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银溶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已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子生物学、超分子体系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利用银纳米材料作电极修饰剂用于蛋白质的测定在国内外仍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应用纳米银粒子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它的电化学行为,同时考察了它对肌红蛋白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
本文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Ca2+在电化学聚合褪黑素修饰电极(PMT-GCE)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Ca2+的DPV分析测试体系并应用于模拟样及实际样的测定,采用电化学法及显微学法对褪黑素聚合过程和Ca2+在聚褪黑素玻碳电极表面的络合形态进行了研究.
利用示波极谱法和胆固醇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特性,建立了测定微量和痕量胆固醇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干扰少等优点.本文研究了血清中胆固醇示波极谱的直接测定方法,在磷酸缓冲溶液中,胆固醇在滴汞电极上于-1.07 V和-1.15 V产生两灵敏极谱波,其中在-1.15 V处线性比在-1.07 V处线性好且灵敏度高,在1.995×10 mol/L~7.09×10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高锰酸钾-连二亚硫酸钠-苯酚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苯酚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10 g/mL,浓度在1.0×10-1.0×10 g/m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线性.对4.0×10 g/mL的苯酚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该法已成功应用于工业废水中苯酚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测得值一致.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低合金钢中的镍,通过萃取分离法对消解后的样品进行镍的分离.由常规溶样法和微波消解溶样法对样品测定的结果比较可知,后者的溶样速度比前者高1.7倍,而且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有所提高.因此,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低合金钢中的镍快速、准确、省时、样品损失少、污染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六方介孔硅HMS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结果显示利用电化学方法能够分开嵌入孔道中的HRP和吸附在外表面的HRP,红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均表明HMS和HRP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固定在HMS上的HRP保持了其生物电活性.电极过程为有一个质子参与的表面控制的准可逆过程,该修饰电极可用作的H2O2传感器.
在0.04 M NH3-NH4Cl体系中,采用玻碳电极和活化玻碳电极阳极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锰,阳极峰电位为0.3-0.4 V,线性范围分别为1×10~1×10和1×10~1×10 mol/L.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