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消化系统重要组织器官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n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三聚氰胺对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的胃、小肠和肝脏的损伤作用,本试验将3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连续灌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0、175、350、700mg/kg),观察小鼠临床表现,出现死亡后剖检取材,观察胃、小肠和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发现,各试验组小鼠48h内均全部死亡。光镜下,死亡小鼠胃和小肠的黏膜层弥漫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弥漫性淤血,甚至有片状出血灶,灶内肝细胞坏死。另外,700mg/kg组小鼠的胃肠及肝脏血管内均可见多个黄色颗粒状结晶体沉着。透射电镜下,175mg/kg和350mg/kg组肝细胞胞浆结构疏松,线粒体肿胀,700mg/kg组肝细胞胞浆中充满脂滴,线粒体弥漫性固缩。以上表明,三聚氰胺可引起小鼠的胃肠黏膜发生急性弥漫性坏死,肝脏淤血,肝细胞变性,散在坏死,高浓度的三聚氰胺可在胃、小肠和肝脏间质中形成结晶体。
其他文献
在矿井掘进的巷道掘进工作面,使用多匝小回线装置,通过设计多角度、多扇面探测技术,精准确定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体的范围及位置。通过坐标转换,将深度—视电阻率文件离散化到
多环芳烃是环境中最常见且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通过微生物降解使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低毒化或无毒化是当今环境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以萘和菲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多环芳烃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鉴于此,本文选择扩频通信及变换域抗干扰理论基础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
采用等离子体引发丙烯酸水溶液聚合 ,得到具有高吸水性的交联聚合物。研究了后聚合时间 ,单体浓度和丙烯酸中和度对吸水倍率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引发
切焦器坠落塔内是一个较特殊的设备故障,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装置的平稳运行,对事件经过、处理过程、原因分析、预防措施等分别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