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全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L2-3 1例,L3-4 5例,其余均为L4-5间隙.男53例,女23例;年龄38~55岁,平均年龄39岁.手术保留椎间盘突出节段棘突,以脊柱显微镜配合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置入Wallis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武汉,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骨疾病研究所
【出 处】
:
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三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应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治疗早期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6例全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L2-3 1例,L3-4 5例,其余均为L4-5间隙.男53例,女23例;年龄38~55岁,平均年龄39岁.手术保留椎间盘突出节段棘突,以脊柱显微镜配合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置入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并固定缝合.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JOA脊髓功能评分,临床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术后随访平均23.5 (6~31)月,手术前及随访期间拍摄脊柱正侧位片及MRI,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腰椎手术疗效随访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例差,其余75例疗效评估均为优,JOA评分15~17分,平均16.3分,VAS评分0~2分,平均0.6分.MRI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Wallis置入节段脊髓受压表现消失,椎间盘信号有改善,相邻节段椎间盘无退变加重表现.本组无脑脊液漏、感染、残留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再发及植入物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作为一种预防腰椎疾病的"非融合-动态稳定"手术后的间盘退变,可以保留腰椎被固定节段的活动性、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同时维持节段稳定性,促进退变椎间盘的恢复,并通过保留手术节段脊柱运动功能而预防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护理工作倦怠作为护理工作压力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特殊表现形式,对肿瘤科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对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等多种指标也有预测作用。因此,需要重视肿瘤科护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以较好地解决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倦怠问题。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防范高压氧治疗风险中的作用,为制定高压氧舱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针对风险因素,细节管理的目标,制定细节管理的方法,从培养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预控能力;从科室制度管理、设备管理、操作规程、消防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结果:对高压氧治疗实施细节管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能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结论:细节管理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方式,建议将细节管理运用
总结了颈椎转移癌放疗患者的康复护理。除严格执行放疗的护理常规外,着重强调了保护颈椎正常位置,防止因颈椎脱位造成的脑干受压而引起的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观察温灸加电热药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1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9例,采用温灸及电热药袋治疗;对照组109例,口服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各项症状指标变化,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轻、中、重不同痛经程度患者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后及随访第3个月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各种输液、检查、治疗中"单病人执行单"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住院时间将20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各项检查、治疗前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在输液、检查、治疗前应用"单病人执行单".比较两组术前检查、治疗延误缺陷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延误缺陷29例次,观察组发生延误缺陷2例次,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医生和护士满意度
冠心病是常见多发病之一,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引起民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为了减轻和治愈患者的冠心病,恢复心脏正常功能。开展运动负荷试验,研究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及频率、运动种类等。结果研究出理想的运动处方,掌握有效的控制冠心病易患因素。运动可降低血脂、减少肥胖、改善心功能。
目的 探讨脊柱关节炎误诊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因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椎管狭窄接受腰椎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和(或)内固定手术,术后发生手术失败综合征而再次入院者18例,其中10例患者为脊柱关节炎误诊所致.男3例,女7例;年龄37-81岁,平均58.6岁.再次入院距第一次手术时间1个月至8年,平均3.4年.第一次手术包括:L4,5一侧开窗减压髓核摘
目的:比较前路经口松解复位内固定术式与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式治疗颅底凹陷症临床效果比较。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共完成颅底凹陷症复位减压手术4例,其中前路经口松解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式2例,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式2例;术中顺利,术后均正常出院回家康复。结果:单纯前路术式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进入枕骨大孔齿状突均完全复位、颈髓前方压迫解除,但是1例后方骨性畸形压迫
目的 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简称Dynesys)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指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67例退行性腰椎疾患患者在后路减压并同时行Dynesys内固定术.男43,女24例;年龄37~60岁,平均48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并退行性椎管狭窄27例,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腰椎间盘突出38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