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已有实验证实100Hz高频电针刺激可有效对抗因尾悬吊引起的肌纤维横截面积的减小及I型肌纤维向II型肌纤维的转化,而5Hz、25Hz的低中频电针振动训练可以使IIa型肌纤维百分比显著增加,因此振动刺激最佳频率的选择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实验通过研究50Hz电针干预对废用性肌萎缩肌纤维类型的影响,为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8周龄雄性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萎缩造模组(A)、自然恢复组(R)、运动干预组(EX)、电针干预组(E),每组6只。除C组外,所有小鼠后肢进行石膏固定1周;1周后拆下石膏,对EX组进行跑台运动,每天60min,速度16m/min,坡度0,共2周;对E组采取电针治疗,疏密波,频率50Hz,断续周期3s,脉冲宽度0.35±0.1ms,从小鼠小腿后侧肌腹处入针电刺激15分钟,共2周;R组拆下石膏后正常饲养2周。在实验1周后对C组、A组小鼠比目鱼肌取材,实验3周后对R组、EX组、E组小鼠比目鱼肌取材,检测肌湿重、免疫荧光检测肌横截面积、ATPase染色检测肌纤维类型、WB检测TNNI1、TNNI2蛋白表达。单因素方差分析,以、X±S表示,差异显著性标准P<0.05。研究结果:萎缩造模后骨骼肌湿重、肌横截面积明显下降、TNNI1、TNNI2蛋白表达下降,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相对C组慢肌比例下降,快肌比例上升;R组相对于A组肌纤维横截面积有上升趋势但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EX组相对于A组、R组快、慢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明显上升(P<0.01),慢肌纤维比例升高,快肌纤维比例下降;E组相对于A组、R组肌纤维横截面积上升,其中慢肌纤维横截面积上升(P<0.05),快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上升(P<0.01),但慢肌纤维比例升高,甚者高于EX组。EX,E组比目鱼肌TNNI1、TNNI2蛋白相对表达含量相比A组显著性上升(P<0.05)。研究结论:1周对小鼠后肢进行石膏固定可以有效造成废用性肌萎缩,2周电针干预可有效改善废用性肌萎缩,增加慢肌纤维的表达,促进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一定程度的转化,而且电针干预相比运动更有益于向慢肌纤维的转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