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水稻低温冷害灾损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并评估其对产量的影响,本文以宁夏银川平原的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认为遥感水稻低温冷害损失估算模型建立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地表温度反演、水稻种植面积及分布的确定、灾损评估.并通过实际应用归纳出水稻低温冷害产量损失评估的一般流程,本文的工作拓展了卫星遥感应用的领域,实现了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结合,达到了业务化运行的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历年旱灾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反映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和降水状况的综合旱灾指数,并以此为框架构建了宁夏南部山区灾害监测与损失评估的旱灾累积指数评估模型.结果表明,这些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历年旱情,且方法简便,适合于西北地区东部干旱监测与灾害损失评估.
"三万"送电线路冰厚设计和运行安全涉及大量的云雾及气象资料.本文利用在三峡中低海拔导线覆冰区观测的云雾等资料,对该区域冬季导线覆冰时的覆冰特点、云雾的宏微观特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测分析结果,为科学地研究解决该地区超高压送电线路覆冰问题打下了基础.
利用经过初步验证的CEVSA模型和在时空分辨率为0.1°经纬网格和10天为单位的气候、土壤、植被和大气CO浓度数据的驱动下,估算并分析了1981~20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壤异氧呼吸(HR)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全国平均值、年际变化及其对气候和CO浓度增长的响应.结果表明,受气候和CO浓度上升的影响,全国NPP总量变化在3.06~.61GtC/a之间,平均值为3.
通过立体观测中飞行器、球心、投影云、真云的平面和球面三角几何关系得到不依赖于飞行器类型的真云云顶高度及经纬度计算方法,并通过模拟GMS-5和FY-2卫星立体观测资料,得到双星的"立体图像对",反演出真云的云顶高度分布和准确位置.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的可见光资料,可以反演出平均垂直高度误差大约为500m的云顶高度,极轨和其他低轨飞行器观测资料可以得到误差更小的云顶高度.
本文利用1900~2001年的SLP、降水长序列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华北夏季降水、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二者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近百年来华北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主要经历了四个明显的干湿阶段,即1900~1915年和1946~1978年的多雨期,1916~1945年和1979~2001年的少雨期;(2)近百年来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