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规范化标准化治疗方案.方法:60例入选患者均为本院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同时存在吞咽困难的住院患者,入选患者均经吞咽造影检查发现存在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能够配合检查治疗,剔除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严重扭转痉挛等不能配合检查治疗的患者.60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咽期吞咽困难患者分为3组:A组(针刺+吞咽功能训练);B组(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C
【机 构】
:
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康复科
【出 处】
:
中国第三届吞咽障碍高峰论坛暨第一届中国言语治疗群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规范化标准化治疗方案.方法:60例入选患者均为本院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同时存在吞咽困难的住院患者,入选患者均经吞咽造影检查发现存在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能够配合检查治疗,剔除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严重扭转痉挛等不能配合检查治疗的患者.60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咽期吞咽困难患者分为3组:A组(针刺+吞咽功能训练);B组(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C组(针刺+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吞咽功能训练),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治疗四周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及标准化床边吞咽功能检查表(SSA)进行疗效评价.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组内配对t检验和3组间方差分析,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四周治疗后,见表2.治疗前三组患者的饮水试验评分和SS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具有可比性.四周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饮水试验评分和SSA评分较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评分改善明显优于A组和B组.结论:针刺联合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及吞咽功能训练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咽期的吞咽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功能检查技术对冷极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后早期疗效评价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种植瘤组织块种植的方式制作兔VX2肝癌模型40只,RFA术后3天、7天、14天、21天采用Magnetom Avanto1.5T行MR波谱功能检查。分析比较各时间点残癌及炎症反应的差异,处死并病理学观察对照,分析其诊断效能和限度。结果:肝脏MRS图像成功率较低为55%,1H-MRS
目的:探讨CT引导抽吸引流及无水乙醇消融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中,宫颈癌15例,卵巢癌7例,子宫内膜癌4例均为术后患者,年龄33~67岁,平均(45.6±6.5)岁。囊肿最大14.8cm×9.5cm.在经皮CT介导下,盆腔淋巴囊肿共61个囊性病变进行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乙醇固化治疗。结果:随访8周,19例(84.3%)51个囊腔在一次性治疗后完全闭合。6例一次
目的:探讨双能CT功能检查技术对冷极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后早期疗效评价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引导下经皮种植瘤组织块种植的方式制作兔VX2肝癌模型54只,随后对残癌模型不同时间点(第1天、3天、7天和14天)行双能多期增强扫描,并将实验兔双能量扫描数据传入能谱分析软件,得到不同Kev下的单能量图像,对碘含量分析及能谱曲线分析进行序列实验,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RFA术后2周组动脉期、
Purpose: To determine th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single,fractioned and continuous low dose rate irradiation on the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 CL187 in vitro and explore the relevant molecu
本共识致力于为从事吞咽障碍康复的临床医生、语言治疗师在吞咽障碍领域的临床工作提供信息及指导。为口咽吞咽障碍的评估及治疗提供建议。本共识适用于各年龄患者,即指语言治疗师在工作中需要处理未成年及成年患者的吞咽障碍。共识的主题、内容可供以管理各种情形的吞咽障碍,包括社区管理、吞咽障碍教育、残疾患者、家庭康复、急性期住院患者、康复期住院患者和老年患者。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活动时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图(sEMG)的信号特征,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及神经科第一次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27例,分为吞咽障碍组(15例)及无吞咽障碍组(12例),另招募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4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EMG进行检查,记录单次吞咽5ml和1
本文采取横断面方式研究,对就诊于康复科、住院时间为1月以内的20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临床评估和电视透视检查,同时予以行为治疗和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和电视透视下吞咽生理改变情况.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造成吞咽障碍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机制.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技术与分析系统,探讨正常受试者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post-stroke dysphagia,PSD)咽期吞咽过程中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肌电活动的平均振幅和持续时间的差异.方法:对照组(健康成人组,n=30),病例组(PSD确诊患者组,n=30),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芬兰Megawin6000-T8型表面肌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卒中后肺炎(post-stroke pneumonia,PSP)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隐性误吸患者常常伴随着更高的卒中后肺炎的风险.通过系统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同时也可以减少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肺炎发生率.临床诊疗中应高度重视对隐性误吸的诊疗,以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配合吞咽常规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常规吞咽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自主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6次/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VFSS)检查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