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农药防治豆野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来源 :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生产上防治豆野螟的理想药剂较少,为筛选新的高效、低毒、有效农药,笔者近年来,采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新农药对豆野螟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依据相关数据对药剂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创新”是熊彼得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括下列五种类型:一是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生产工艺,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获得一种新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五是实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简单地讲,创新就是引
我国农药工业和植物保护业,在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猛发展,农药产品不仅能基本满足国内防治病虫草鼠害和调节植物生长的用药需求,而且已成为世界农药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与此同时,农药的原药创制、剂型研究、工业化生产和科学合理使用等领域已形成完整体系,为我国农药工业和植物保护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支农、扶农、强农的有力措施,为农药工业和
季酮酸类化合物由于其新颖的结构和广谱的生物活性一直吸引着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关注。目前已经开发出抗生素、抗癌、抗凝、抗癫痫等医药,而作为新农药开发的先导化合物加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化合物有杀虫、杀螨和除草活性,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和昆虫拒食作用。其中有的化合物已成为农药商品,如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杀螨剂螺螨酯(spirodiclofen)、杀螨杀虫剂螺甲螨酯(spiromesifen)和双向内
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昆虫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酶系之一,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与乙酰胆碱(ACh)受体一起参与完成神经与神经及神经与肌肉突触之间动作电位的传递。乙酰胆碱酯酶(AchE,EC 3111117)的作用是及时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从而终止神经冲动在中枢及周边神经系统中的继续传递,终止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兴奋作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将导致动物
氟虫腈商品名锐劲特,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原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于1987年开发的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用于水稻二化螟、稻飞虱、蝗虫、小菜蛾等害虫的防治,曾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情况严重。且氟虫腈对甲壳类水生生物和蜜蜂具有高风险,在水和土壤中降解慢,农业部规定自2009年10月1日起,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在中国境内将停止销售和使用用于其他方面的含氟虫腈成分的农
自1942年2,4-D应用以来,化学除草以其高效、快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是农田杂草防除技术中最可靠、最迅速的手段。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在给农民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杂草抗药性的问题。为防除这些抗性杂草,就必须大大提高除草剂的用量,这就使得许多除草剂面临使用寿命缩短或被淘汰的危险。本文介绍了杂草抗药性的历史与现状,简述了杂草抗性的检测方法,并就杂草抗性机制的研究、抗药性杂草的综合防治进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体本身或由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也可以人工合成生产,但必须与天然的结构相同)作为杀病虫剂及除草剂、对特定的病虫草害产生作用的农药,不包括源于生物体经过结构改造而生产的农药。因生物农药对病、虫、杂草的防治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人畜较为安全,对生态无破坏性,并可弥补化学农药的某些缺陷,有利于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等,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从农业生产中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情况来看,生物
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严重的流行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其特点是传播快、病害重,能在几天内使植株大部分叶片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了找到控制黄瓜霜霉病的特效药,减少药物残留,本文引进3种最新防治药剂进行了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这些药剂既有好的防治效果,又符合绿色无公害标准,现对试验结果进行报告。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除草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农田施用化学除草剂的面积越来越广,农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优越性,如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控制了农田杂草的滋生,提高了农作物单位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等。同时,农田化学除草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除草措施,除草效果受当时的
在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在苹果树的生长季节(春季),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树体主干或桠杈处,在上年生长的病梢(一年生)上形成2-8cm长的椭圆形病斑,这些病斑多沿边缘纵向裂开而下陷,与树体分离。当病部老化时,边缘向上卷起,致病树皮脱落。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出现枝枯,且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器中涌现出大量的黄褐色丝状物。此时的病斑从基部开始变为深褐色,并向上方蔓延,病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