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立足于当前化肥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解析国内外大豆施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针对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大豆产区气候特点、农田大豆土壤地力评价结果、大豆产量水平状况以及生产栽培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土肥、栽培、生物、农机和农艺的集成与创新技术,构建化肥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技术方法体系的策略,为实现大豆生产提质、节本、增效提出减施化肥的科学路径.
【机 构】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出 处】
:
化肥零增长下养分高效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当前化肥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解析国内外大豆施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针对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大豆产区气候特点、农田大豆土壤地力评价结果、大豆产量水平状况以及生产栽培特点进行阐述.提出土肥、栽培、生物、农机和农艺的集成与创新技术,构建化肥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技术方法体系的策略,为实现大豆生产提质、节本、增效提出减施化肥的科学路径.
其他文献
通过喷施Cry蛋白制剂或者将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ry基因转入植物可以有效的防治靶标害虫.转Bt基因作物的发展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第一代转基因棉花已经商业化种植(表达Cry1A基因),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转基因(表达Cry1A和Cry2A基因)棉花对靶标害虫甜菜夜蛾有更好的防治效果.研究Cry1A和Cry2A蛋白在甜菜夜蛾中肠里的结合蛋白对于理
杆状病毒是一类衣壳呈杆状、具有囊膜包被、基因组为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专性侵染宿主主要为鳞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的昆虫,因此作为一类无公害杀虫剂在生物防治和植物保护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它在虫体中肠建立感染的机制尚不明确而限制了它的改良和应用.杆状病毒对虫体口服感染的过程需要一类称为口服感染因子的参与。目前在研究得最广泛的杆状病毒AcMNPV中已经发现了9个pif因子,其中包括了最新鉴定的
为了研究核受体基因(NlNR)在褐飞虱代谢杀虫剂过程中的作用,对其核受体基因进行克隆、测定暴露在杀虫剂下的转录表达和RNA干扰分析.基于褐飞虱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同源寻找核受体基因转录本序列.利用RT-PCR和RACE技术验证和克隆NlNR转录本的开放阅读框,通过qPCR研究其暴露在氟啶虫胺腈下不同时间和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
本文从朱模上转移一龄幼虫至8种寄主上,在28℃,75%RH条件下,饲养至成虫,测定取食这些寄主后,扶桑绵粉纷雌成虫体内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糖原和脂肪)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取食Bt棉、常规棉、朱模、茄子和番茄后,扶桑绵粉蚜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在50.Omg/g以上(鲜重);取食木模和烟草后,蛋白质含量最低,均低于7.0m岁g(鲜重)。取食常规棉、木模、朱模和番茄后,扶桑绵粉蚁体内糖原含量较高,
麦蚜是一类世界性的农业害虫,主要包括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和麦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dirhodum(Walker)等,其为害严重影响麦区粮食的稳产和高产,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国内对于蚜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
经过连续30余代的筛选,本实验室获得抗性倍数约30.6倍的Cry1Ca耐受种群.为了明确Cry1Ca耐受种群在Bt水稻上的适合度,我们采用离体叶片测定法测定了该种群在cry1Ca水稻、cry1Ab水稻、cry1Ca+ cry1Ab双价抗虫水稻及其非转基因对照亲本明恢63上的生长发育和存活情况.
为了构建马铃薯生产中氮磷钾养分管理的科学方法,采用多年多点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施用氮磷钾肥的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养分利用率、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等,以及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相关关系,基于土壤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相关关系确定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结果表明,施用NPK肥的产量反应分别为4.2 t/hm2、3.6 t/hm2和2.7 t/hm2,农学效率(
研究稻作区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水稻、油菜产量、钾肥(素)吸收利用率和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为稻作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和钾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2011-2012年,在湖北省10个县(市)开展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水稻田间试验.将速效钾含量> 150 mg/kg的试验点归为高钾土壤(High-K);速效钾含量100~150 mg/kg的试验点归为中钾土壤(Middle-K);速效钾含量<100 mg/kg的试验点
甘蔗是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从1993年至今广西甘蔗的栽培面积及蔗糖产量均占我国的60%以上.但长期不合理的施肥不仅导致蔗区土壤肥力下降的同时,还致使广西部分蔗区的甘蔗产量和品质连年下降,严重阻碍了广西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甘蔗生产能力和甘蔗吸收养分规律,旨在构建蔗区优质高产的施肥技术体系,为实现广西甘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作者采用田间试验、现代和传统
笔者研究了不同的钾素施肥水平对油茶树体生长、叶片养分积累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对养分的吸收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设置了5个钾素水平处理,一个复合肥对照处理和一个不施肥处理对照,以五年生的赣无系列油茶为试验对象,结果表明:施肥均能显著提高油茶的树体指标、叶片和土壤养分含量,在K3时达到最大值,复合肥处理的肥效小于K2处理.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油茶林土壤养分中的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