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对话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若干问题思考--以铜鼓习俗为例

来源 :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与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铜鼓习俗是一项具有跨国传播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布于中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和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部分东南亚国家.在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探讨中国—东盟铜鼓习俗之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动画行业是高投入的产业,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但其中运作最为成功的却只有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几家公司。因此,探究他们成功的创意,宣传模式对于我们的创作很有价值,并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软实力”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忽视。伴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中国元素
  合拍片业已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海外市场上有着不错表现的合拍片,往往都是中方参与程度不高的。因此,如何以合拍片的方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
  “仿纪录片”不是讨论纪录片的真实性与故事片虚构性问题的命题,它只是一种形式,导演试图根据一个“虚拟”的事件来构建“纪录片”伪装成“真实纪录片”的外表与其他类型糅
中国京族是十五世纪初期从现在的越南境内迁居过来的一支跨境民族,其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越南地方文化色彩.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京族的来源、所处的自然环境、风俗;着重介绍了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持续、深入发展,南宁与东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渐深化.南宁与东盟具有社会、文化相融的地缘关系与历史背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独特,充分利用民族
城镇化建设与传统农耕文明之间存在不相容性,作为传统优秀文化代表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的基础重要基础之一就是传统村落社会的有效存在.城镇化所伴生的传承人后继乏人、文
本文分析了生产性保护的由来,并从犹生计、财产、出产、生育等方面介绍了对生产性保护的认识。就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传承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的,即以行为方式作为主
彩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电影艺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比
"家园遗产"即文化遗产,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原属性与存续性需要等方面特别加以强调的,它是人类遗产原初纽带或原生态表述的根据.在人类生活节奏加快和审美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