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滑坡灾害已成为继地震灾害后造成最大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的自然灾害.在我国西南山区广泛发育着岩溶类滑坡,在地震、降雨以及库区水位等影响下,往往造成严重的灾难.因此如何对潜在滑坡进行早期识别、高精度监测与机理分析对于滑坡灾害的防治与预警至关重要.遥感滑坡已成为滑坡识别的主要工具和重大技术进展,目前在光学遥感滑坡识别是主流技术,通常采用对光学影像进行目视解译的方式来进行,这需
【机 构】
: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滑坡灾害已成为继地震灾害后造成最大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的自然灾害.在我国西南山区广泛发育着岩溶类滑坡,在地震、降雨以及库区水位等影响下,往往造成严重的灾难.因此如何对潜在滑坡进行早期识别、高精度监测与机理分析对于滑坡灾害的防治与预警至关重要.遥感滑坡已成为滑坡识别的主要工具和重大技术进展,目前在光学遥感滑坡识别是主流技术,通常采用对光学影像进行目视解译的方式来进行,这需要作业人员同时具有扎实的工程地质知识与熟练的遥感影像处理能力.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以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无需地面安装设备、且能恢复历史滑坡形变信息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关注.InSAR技术主要通过监测地表微小的形变而识别不稳定土体或岩体,将其判别为疑似滑坡体.但如何将该技术有效应用于我国西南岩溶山区,仍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如SAR数据的选取问题、高陡地形带来的误差问题、植被引起的去相干问题、大气(包括对流层与电离层)引起的误差等.本文首先设计了多技术融合的InSAR滑坡识别技术流程,包括永久散射体技术、干涉图叠加技术和小基线集技术等,通过迭代的方法进行基线的精化、DEM误差的修正以及大气延迟的减弱,将获取的形变结合DEM、光学影像等数据进行疑似滑坡的判识.在我国西南山区,包括乌东德库区、三峡库区巫山段与贵州关岭区域三个实验进行大范围滑坡识别试验.通过与光学遥感识别结果、地面调查滑坡数据库以及实地考察验证,InSAR所识别的潜在滑坡的准确性很高.且有一定新发现的滑坡点,大大提升了滑坡调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在重点滑坡监测方面,PS-InSAR技术用于贵州关岭滑坡滑前的形变恢复,得到该滑坡不同时空形变特征,该研究对于分析与验证关岭滑坡的崩滑过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特别在滑坡空间特征分析发现,关岭滑坡具有坡脚、中间和滑坡顶端三段式分区的形变特征,且呈现明显的中间锁固特征,与离心机试验结论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该滑坡形变与失稳机理的分析对于我国西南岩溶滑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为支撑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调查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开展阳泉矿区典型采煤沉陷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示范.采用重力勘探、浅层地震法和瞬变电磁法联合勘探模式,开展煤田采空区地球物理方法对比应用研究,总结地球物理方法应用组合模式.地球物理勘查结合地面地质调查,查明采空区边界、深度等,为采煤沉陷区环境地质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本次试验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使用大深度三维电磁勘探系统与GDP-32 Ⅱ接收机在试验区同源同点位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大深度三维电磁勘探系统和GDP-32 Ⅱ接收机测量结果与钻孔资料对应较好,对磁铁矿化反应明显,说明在试验区适合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大深度三维电磁勘探系统和GDP-32 Ⅱ接收机进行CSAMT测量的视电阻率二维反演断面图中,电阻率局部异常中
在以寻找金属矿为目标的航电测重生产中,利用测重生产中的空中观察买时记录,特别是对水泡子、盐碱地、河流、公路、桥梁、铁路等干扰信息的实时记录,通过记录的准确时间,找出对应干扰信息的坐标,展布到初选的局部异常图上,可以快速的排除上述部分干扰异常.
本次研究通过开展重、磁、电、震等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初步查明了小山火山口的位置及构造特征,发现小山火山存在多期喷发,火山口西侧地层较深,东侧地层较浅;并在小山西南约2km处发现一处规模更大的早期火山或岩浆构造,与小山岩浆构造在深部联通。
笔者以高力板工区为例分析了火山岩覆盖区油气地震勘探数据的特点、处理的难点以及对策,这里着重叙述了“层析静校正”和“速度分析与剩余静校正迭代”两个关键处理技术。对比针对性处理前后剖面,证实这套处理技术组合是合理有效的。
自2008年首次在祁连山木里地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以来,我国的陆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丰富的成果,基本确立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的气体来源为深部热解气,以深部断裂为通道运移到有着一定冻土厚度和稳定地下水环境的裂隙或破碎带中聚集并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在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上主要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圈定异常区块,通过地震勘探明确地下介质构造,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方法
本文山西省典型煤炭矿山为例,分析了高精度遥感、InSAR、低空无人机航测、机载雷达、三维激光扫描、地表位移变形、地下位移变形等地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不同监测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和应该范围。根据山西省煤炭集中开采区典型煤矿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现状,提出了采煤沉陷区监测技术方案,对煤炭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和恢复治理监测及预警具有指导意义。
青藏高原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发现了一批大型及超大型矿产地,有望成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后备基地。但是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矿山地质环境一旦破坏,极难恢复治理。如何破解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目地。提出了基于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政府实施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建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制约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过程发现: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土层浅薄,植物生长期短,外来品种的引入,因种子无法成熟而不能完成其自然繁衍过程;而矿产开发废渣的砾质性、松散性和土壤贫瘠性也不利于植被生长,成为青藏高原矿山毁损土地复垦的瓶颈.结合青藏高原两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案例研究提出:(1)矿山斜坡
巫溪县位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核心部位,八面山弧形褶皱构造带的北侧,区内构造以向斜背斜构造为主,地层中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地形受切割强烈、起伏大,表现为中山峡谷悬崖地貌。研究区多发育高速高位碎屑流型大型岩质滑坡,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其中巫溪县占坝青崖滑坡尤为典型。论文在遥感影像分析、野外详细调查等手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滑坡地质环境背景特征,滑坡的特点及运动堆积过程,认为高陡的地形地貌,特殊